繼前不久徐工集團與凱雷投資宣告分手之后,國有機械企業沈陽機床集團(下稱“沈機集團”)也與美國對沖基金jana擦肩而過。
雙方合作終止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在規定時間內股權轉讓一事沒有獲得有關部門的批準。
一年前jana突然進入
去年4月12日,作為我國最大的機床集團之一,沈機集團擬轉讓49%股份引起一片嘩然。當時,該股權轉讓也是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首次對外推出10億元以上的東北國有企業產權交易項目。
沈機集團將49%股份分為兩個標的:先期轉讓30%股權,底價為10.1億元,剩余19%股份底價為6.4億元。
當年6月11日,美國前三大產業基金之一的jana擊敗國內工程機械巨頭三一集團,獲得沈機集團30%的股份。這不僅是jana在中國的首次出手,也是國外對沖基金第一次投資中國實體。
多重原因促使項目終止
10日,沈陽機床董秘關欣證實了外方折戟母公司沈機集團這一消息。
今年8月底沈陽機床的中報曾透露,該股權轉讓尚需報有關部門審批,19%股權未確定受讓人。
國金證券分析師董亞光表示,這次失敗是在預料之中。“徐工都沒有批,這個項目的批復難度更大。”
也有傳言稱,這次合作失敗的另一個因素是因為jana的資金不夠。
而據記者了解,還有一種原因是jana對于上市公司以及沈機集團未來發展存在一些憂慮。
媒體也曾在去年年中披露,沈機集團總資產79.8535億元,但其負債總額已達57.0449億元。
今年上半年,沈陽機床的業績有所下降,股價也在一年多來下滑較多。
第一財經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