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法新社報道,2008年9月15日,世貿組織發言人表示,中國已就爭端解決機構專家小組關于“歐盟、美國、加拿大訴中國汽車零部件進口管理措施”案(ds339、ds340、ds342)的裁決結果提出上訴,要求世貿組織上訴機構重新對此案進行審理,并作出公正裁決。此前,專家小組的裁定認為,中國關于汽車零部件的進口管理措施與世貿組織相關規則“不符”。
世貿組織該發言人指出,在爭端解決機構即將正式通過專家小組的裁決和建議時,“中國提起了上訴”。其實,2008年7月,中方就已經作出了可能提出上訴的意愿,稱其“并不完全贊同專家小組的認定”。“根據爭端解決程序,中國保留了上訴的權利”。上訴機構將在60~90日內作出裁定,其裁決結果將不能再被推翻。
中國常駐日內瓦世貿組織代表團15日發表聲明表示,經過認真研究,中方不能完全認同此案專家小組的法律解釋和裁決結論。中方根據世貿組織爭端解決程序和規則提出上訴,希望世貿組織上訴機構能作出公正裁決。據悉,中國代表團已向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構和上訴機構通告其上訴要求,并提出了關于此案的上訴法律要點。相關文件也抄送了歐盟、美國和加拿大三個當事方。
按照相關程序,世貿組織成員之間的貿易爭端先由一個專家小組審理并公布裁決報告,如當事方對專家小組的裁決不滿,則可向上訴機構提出上訴。2008年7月18日,世貿組織爭端解決專家小組公布了關于中國與美國、歐盟和加拿大三方汽車零部件爭端的裁決報告。報告認為,中國對超過整車60%以上的進口零部件按整車征稅的做法對進口汽車零部件構成歧視,因此,違反了相關貿易規則。對此,美國貿易代表施瓦布表示,美國在該案中獲得完勝,“專家小組報告明確指出,中國對自美國進口的汽車零部件的區別待遇是不符合世貿組織規則的”。
此前,中國商務部官員曾表示,中國的汽車零部件進口管理規定是為了防止不法分子利用整車和零部件的稅差規避海關監督、偷逃關稅的行為,也是打擊非法拼裝、保護消費者利益的措施。中國自加入世貿組織以來一直認真履行承諾,已大大降低汽車和汽車零部件關稅,為貿易伙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汽車和汽車零部件市場準入機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