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太重煤機·太礦工業園(以下簡稱太重煤機工業園)在山西太原經濟技術開發區建成投產,標志著我國采掘機械制造的質量和技術在一定領域有了新突破,這對于振興我國采掘制造業將是巨大的鼓舞。
我國是世界第一產煤大國,山西的煤炭儲量和產量分別占全國的三分之一和四分之一。“十一五”期間,我國要建13個億噸級煤炭基地,其中山西有3個。為此,國家煤炭工業“十一五”規劃技術進步的主要目標是:采用高新技術和先進實用技術,加快安全高效大型現代化煤礦建設。大型煤礦采掘機械化程度達到95%以上,中型煤礦達到80%以上。安全高產煤礦數量達到380個,煤炭產量占全國總量的45%。但目前我國年產800萬噸以上的大型綜采設備多數依賴進口。有關專家指出,我國煤礦采掘設備制造在產品技術標準、產品設計理念、核心技術、使用壽命、產品制造工藝、工藝研究六方面存在較大的差距。為此,我國相繼出臺了一些針對采掘制造業發展的政策。《國務院關于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的若干意見》中,已提出發展大型采掘裝備的具體措施。國家科技部等部委也全力扶持山西采掘機械制造的發展,把國家“十一五”千萬噸級綜采設備科研項目落實到太重煤機·太礦。隨后,山西省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山西煤機工業發展:一是山西省委提出建設山西新型能源基地和工業基地,首先是建設新型裝備制造基地;二是“十一五”期間,山西將把煤機制造業列入兩大突破產業之一;三是山西省政府即將出臺《振興山西裝備制造業實施意見》,計劃每年拿出5億元扶持裝備制造業;四是成立太重煤機公司。
山西省裝備制造“十一五”規劃提出:振興山西裝備制造業要把煤機作為重中之重。在煤機水平、等級成套方面爭取全國第一。站在這一戰略高度上,山西省從企業體制上率先做出調整和資源整合,確定了以太原重型機械集團公司為龍頭,整合太礦及山西煤礦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組成煤機制造核心實力。同時,協調山西焦煤集團、同煤集團、陽煤集團等6家煤企投資2.8億元入股,與3家機械企業共同重組太重煤機公司。
為了把國家綜采裝備科研項目落到實處,經山西省政府有關部門批準,太重煤機·太礦在太原高新技術開發區投資8.5億元,建成了全國一流的新型煤機裝備制造基地,從而實現了裝備現代化、系統自動化、管理信息化生產。與此同時,太礦還與生產液壓支架、運輸機、防爆電機、電氣等產品的9家企業共同出資組成煤礦成套設備有限公司,實行一條龍交鑰匙服務。
太重煤機工業園的建成,加快了山西建設煤機強省的步伐。據統計,2006年全國109家煤機企業完成工業產值290億元,山西10家煤機企業完成48.5億元,占全國的16.7%。2007年全國115家煤機企業完成銷售產值480.3億元,山西11家煤機企業完成銷售產值70多億元。如按2006年同口徑計算,2007年山西煤機產值在全國的比重有了極大提高。預計“十一五”末期,太重煤機工業園將形成年產200臺大型采煤機、100臺掘進機和4000架液壓支架的生產能力和成套能力。今年上半年,煤機工業園的骨干企業———太原礦山機器集團有限公司已獲采煤機訂單172臺,占去年全國546臺的33%,完成銷售收入及利潤分別同比增長36%和40%多,創歷史最高記錄。從2006~2007年看,山西煤機的產值及銷售收入,在全國名列前茅。到2010年,太重煤機銷售收入將達30億元,山西全省煤機(含配件)銷售收入將達110億元,約占全國煤機銷售的20%左右。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