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 10 日,由零壹財經?零壹智庫主辦的 2019 零壹財經新金融年會在京隆重舉行,本次年會主題為“新銀行、新互金、新技術、新連接”,現場齊聚來自銀行、保險、金融機構、金融科技等不同細分領域的 800 多名嘉賓,共同探討新金融未來的變化和趨勢,新顏科技coo趙楊受邀參加。
會上,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司原副司長李曉楓對金融市場的變局做了分析與展望。他表示, 2019 年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目前技術和制度的創新要素在聚齊和利好,在未來三年可能會有新的突破。
新顏科技coo趙楊
新顏科技coo趙楊在“人工智能推動互聯網金融新變革” 主題演講中指出,繼爆發式增長和 2017 年底強監管后,隨著一些新金融機構不斷入局,線上消費信貸發展自 2018 年第二季度開始有所回暖,用戶數和交易額都有了一定恢復,場景金融在大方向上被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所認可。而隨著行業的發展逐漸到達瓶頸,大中平臺用戶量交易額占比持續擴大,小平臺生存不易,行業馬太效應明顯,亟需尋求新的業務和突破點。另一方面,伴隨存量市場博弈正在加劇,部分中小平臺在原有風控水平不足的條件下,存量老客逾期率開始大于新客,這一現象對于入局這個領域的“短平快”項目,客觀來說能夠看到快速提升的機會。
另外,在消費信貸需求中,我們不可忽略這樣一類特殊人群——傳統征信覆蓋不到、較少信用記錄的薄信用人群,他們也是對信貸資金有著強烈依賴性的弱信用數據人群。談到這類人群的風險控制問題,趙楊指出主要應該集中在五點:第一,深耕場景,精選賽道;第二,關注共債風險,注意用戶負債情況;第三,關注用戶生命周期;第四,關注短債換長債風險,減少行業波動干擾;第五,關注新的數據孤島、避免大數據風控失靈。
趙楊特別指出,原有的傳統孤島在整個風控體系中的邊際效應在不斷下降,一些傳統的風控產品、風控方案效果不斷被稀釋、攤薄,這也是整個行業的發展桎梏。除了從自身技術及對客群的進一步細分外,還需要整個行業的不斷嘗試探索發現新的、好的數據孤島,以更全面反饋整個客群的狀況。
新顏科技在技術理論方面也在不斷嘗試,通過與上海交通大學共建了人工智能金融科技聯合實驗室,將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在深度過程學習領域的研究成果與新顏服務消費金融機構的經驗有機結合,以期輸出更高效的智能風控成果。不僅如此,新顏在圖像識別領域、自然語言處理等方面也在不斷探索。
來源:站長之家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