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年來內地政策的大力扶持下,風電設備制造業進入了黃金周期,有望在未來5至8年內成為少有的高增長行業之一,而其中的一批龍頭企業也會脫穎而出,創造公司盈利連續保持高增長的神話。
根據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的“2007年度中國風電發展報告”,中國風電行業未來7年的年復合增長預料將會達到30%,尤其是在國內的能源供需矛盾問題越來越嚴重和社會電力需求上升的情況下,風電行業將得到迅速的發展。2003年以來,隨著機械制造技術和制造規模的提高,中央政府對風電行業審批權下放等措施的扶持,行業進入了高速發展的時期;加上“可再生能源法”于2006年出臺,整個風電運營和設備制造行業進入了高增長的黃金時代。
國內風電設備制造企業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扶持,生產技術和生產能力在短短的十年里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在上世紀90年代末獲得政府“黃金計劃”、“乘風計劃”扶持的一批國內制造企業進入了風電設備制造的領域,獲得了技術和生產經驗的積累。此后政策更規定了風機設備制造企業的國產化率要超過70%才能參加國內風電場特許權的招投標,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限制了國外風電設備制造企業在內地的發展,也使得國內的風電設備制造企業獲得了發展的寶貴時間和市場空間。一些已上市的風電設備制造企業如金風科技,東方汽輪機和中國高速傳動,以及未上市的公司如保定的中航惠騰都是行內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這些企業擁有十多年的技術積累,國際先進技術的生產工藝,以及高速增長的龐大生產規模。他們不僅積極搶占國內的風電市場,也尋求與國際風電設備龍頭企業的合作,勇敢開拓海外市場。與此同時,國內一批風電設備中細分零部件的中小型生產企業也在風電行業的高速發展過程中迅速崛起。在國內已上市的公司中,天馬股份、中材科技和瓦軸b等都是新崛起的一批風電設備零部件生產企業。
未來的國內風電行業將繼續保持高速的增長和產能快速的擴增,國內優秀企業的崛起將進一步增強國內風電設備制造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投資者可以密切關注國內風電設備制造行業中的一批龍頭企業,特別需要值得注意的是風電設備制造企業的技術研發水平和生產規模。
來源:證券時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