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對外貿易的風向標和晴雨表,廣交會20日公布的一系列數據顯示,面對國際市場低迷的嚴峻沖擊,但中國對外貿易仍然有望保持平穩增長。
2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以機電產品為主體的本屆廣交會一期累計成交164.5億美元,比今年103屆春交會下降10.8%,但比去年102屆秋交會只下降3.8%,總體態勢保持平穩。
"機電產品是中國目前最有競爭力的行業,總體看來,今年能保持較為穩定的增長率。"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劉美崑說。
廣交會上傳出的信息表明,西方金融海嘯對出口市場的不利影響已初露端倪,在原料價格、匯率調整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國商品的出口腳步放緩。福建力達集團外貿部經理黃慧明坦陳:"客戶普遍反映不景氣。老客戶還好,新客戶紛紛要求降價。"
大部分受訪中國貿易商都承認,美國市場在萎縮。很多客商還表示,由于金融市場的動蕩,對美國采購商的銀行支付實力也存在疑慮。
中國外貿企業面臨的另一個難題是人民幣升值和原材料價格的波動,這直接擠壓了廠商的利潤空間。"上半年我們的匯率風險很大,人民幣有時候一個月升一個點,有時候兩個月變動一個點。"青島東田機械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張洪軍表示,"而且原材料也在上漲,生意不好做。"
面對此種形勢,中國企業正在加緊調整,力爭創造新的機會。一方面,中國企業仍然保持了信心。談及金融危機對生意的影響時,有不少中國出口商表示,感覺沒那么差,至少沒有想像中差。
同時,規模較大的中國企業將眼下視為尋求優質客戶的良機。"客商是少了。尤其是北美客戶,基本沒有。但比起上屆廣交會,這一屆看熱鬧的外商少了。懂行的人多了些。"浙江君權自動化公司的外貿部經理林靜表示。據她介紹,這家企業生產線束加工機器的企業,同時也是國內市場上的佼佼者。
上海億德機電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女士則表示,形勢好的時候采購商往往魚龍混雜。但目前市場的動蕩,一些小的海外代理商不得不退出市場。真正有實力的采購商在價格上相對沒那么敏感,他們更看重質量和信譽。這對很多優質企業來說,也是機會。
億德公司是一家專事代理光源類產品的貿易公司,經營從節能燈、鹵素燈、熒光燈等十幾個大類的一萬多種照明產品,與國內一千多家工廠有著合作關系。
"現在我還能保持每月出口30個貨柜的規模,全部出口尼日利亞,客戶是當地一家大代理商。"黃女士說:"一個貨柜內的產品往往來自二、三十家工廠,我會嚴格把關,控制產品質量。"
金融海嘯肇始于美國的房地產業,因此與之密切相關的瓷磚等建材廠商最先感受到市場的衰退。廣東佛山的路易斯陶瓷有限公司經營中高端地磚、墻磚、馬賽克產品為主,其業務發展部總經理鞠永華表示,由于海外市場對建材需求的下降,估計今后3至5年的市場都很難有起色。
"但有失必有得,"鞠永華說:"形勢雖然不好,能扛過去的企業仍有希望。建材出口廠商有可能進行一輪'洗牌'。'洗牌'之后,市場上的惡性價格競爭會少很多,這未免不是一件好事。"
在中國外向型出口企業比較集中的廣東、浙江等省份,經過多年繁盛的出口貿易刺激,出口工廠大量增長,產能已呈現過度趨勢。同時,由于層次單薄、科技含量低,商品同質化現象普遍。有關專家認為,目前出口放緩的態勢,將使市場自覺進行重組、升級,有技術、重質量的廠商仍有機會進一步壯大自己的實力。
不過,這并不意味著數量眾多的中小型出口型企業已經沒有出路。黃諸勝是就一個例子。這位上海興賽實業有限公司的總經理此次廣交會的業績不錯:有明確意向的買家有10家左右,多來自意大利、法國、荷蘭等歐盟國家。這家企業目前平均每月能出口五、六十個貨柜,一年約80萬個垃圾箱。
千萬別小看這種垃圾箱,它利用電子感應原理,可通過免觸摸的方式對垃圾箱進行開啟或關閉。"這對于環保和滅菌要求很高的醫院來說,是非常實用的。"黃諸勝說,"這是我們自主研發的,有專利,并且通過了歐盟的四個質量認證。"
他說:"原材料去年漲了1.5倍,但我們基本上不受影響,可以在產品報價中進行消化。"據介紹,其產品前幾年質量還不太穩定,但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現在質量已經完全以達到客戶的要求。現在還開發了太陽能垃圾箱,并且解決了防水問題,在戶外使用非常合適,很受歡迎。"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