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三年,指揮大師里卡爾多·穆蒂將攜手芝加哥交響樂團,于1月25日、26日再次登上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的舞臺。此次,他們將以“芝加哥之聲”演繹勃拉姆斯、柴科夫斯基以及里姆斯基-科薩科夫的作品。
芝加哥交響樂團于1891年由西奧多·托馬斯創立,在20世紀發展成為一支世界一流的交響樂團,是公認的“美國五大交響樂團”之一,回眸樂團的輝煌歷史,很多重要的音樂家都與他們有過良好的合作,比如拉赫瑪尼諾夫、普羅科菲耶夫、拉威爾、勛伯格、海菲茲等。
里卡爾多·穆蒂自2010年接任芝加哥交響樂團音樂總監以來,在他的帶領下,近年來樂團的曲目選擇更加豐富多樣,傳統的風格和音色也得以保留。穆蒂作為當今世界最高水平指揮大師的代表,曾執掌倫敦愛樂樂團、費城交響樂團等世界名團,并曾在米蘭斯卡拉歌劇院擔任藝術總監長達19年。值得一提的是,穆蒂曾于2016年首次攜手芝加哥交響樂團到訪國家大劇院,除此之外,樂團還曾于2009年和2013年分別由指揮大師伯納德·海丁克和洛林·馬澤爾帶領兩度造訪國家大劇院。
眾所周知,銅管聲部的水平是衡量交響樂團實力的一個重要標準,而說到當今世界上銅管水平領先的交響樂團,芝加哥交響樂團則是一個不得不提的名字。得益于樂團100多年的歷史傳統和拉法埃爾·庫貝利克、喬治·索爾蒂等上世紀指揮大師的影響,芝加哥交響樂團以其廣泛的演奏曲目、穩重扎實的音響效果聞名于世,《紐約時報》的評論家形容其銅管聲部“如機床般強勁”。
1月25日晚,他們將帶來勃拉姆斯《第一交響曲》和《第二交響曲》。《第一交響曲》由于對貝多芬的致敬常被稱為“貝多芬第十交響曲”,該作品終曲的主題與貝多芬“歡樂頌”主題非常相似;《第二交響曲》則更像是一部浪漫主義的田園詩,音樂中充滿了微妙、寧靜的意蘊。
1月26日晚,他們將繼續演繹柴科夫斯基《第五交響曲》和里姆斯基-科薩科夫《天方夜譚》。《第五交響曲》是柴科夫斯基的晚期作品,創作中充滿了對莫扎特、貝多芬的致敬和追溯,音樂既表現了悲痛與苦難,也不失歡樂與幸福,充滿了矛盾和斗爭;里姆斯基《天方夜譚》則是一部靈感來源于阿拉伯經典傳說《一千零一夜》的交響組曲,描繪了一副年輕王子和公主的愛情畫卷,音樂充滿戲劇沖突,令人心生跌宕,穆蒂和芝加哥交響樂團的演繹值得期待。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