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紅橘黃時節,天水星火打破機床行業海外并購的沉寂。
10月9日,蘭州寧臥莊賓館,該公司董事長李維謙與法、德兩方代表分別在收購、參股協議書上簽字。
從產品運營到資本運作
天水星火是我國機床工具行業的重點骨干企業之一,也是西北地區裝備制造業龍頭企業。其大型數控車床、大型臥式車床、數控軋輥磨床等主導產品覆蓋全國各地,并銷往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2年以來,公司銷售收入增速連續保持在50%以上,是行業平均增速的兩倍。利潤總額在全國金切機床行業中排名第4位,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
10月22日,來京學習的李維謙告訴中國工業報記者,天水星火并購蘭州機床廠簽約那天是他50歲生日。也是從這一天起,他的事業從產品運營走向資本運作。
并購蘭州機床廠后,天水星火只派了一個人過去。此后一年零四個月,星火沒有投入一分錢,但是蘭機月產量從40臺躍升到240臺。李維謙說,這就是資源整合的力量。
資本運作為天水星火提供了更大的舞臺,于是有了此次的海外并購。經甘肅省經委牽線搭橋,星火以現金形式收購索瑪母公司cato集團持有的和其兄弟公司cazeneuve公司持有的索瑪公司共計81%的股權(其余由索瑪職工持有),實現完全控股。收購該公司后,星火將引進五軸聯動機床制造技術。
同時,天水星火參股德國具有百余年歷史的家族企業———德國亨利安傳動技術有限公司,并與該公司在國內合資建立齒輪箱制造廠。星火出資收購該公司25%的股權,雙方在中國合資組建精密傳動制造公司,星火將持有合資企業75%股份,全部建廠工作及建廠后的管理,由德國亨利安傳動技術有限公司派出管理團隊完成。星火在此次擴張之后將進軍風電設備制造領域,可望成為我國高質量風電齒輪箱生產供應商之一。
早在6年前,李維謙就提出了公司的發展戰略:體制股份化、管理信息化、產品數字化、生產市場化,經營國際化。在他看來,海外并購只是在按照經營國際化的既定戰略往前走而已。
與世界同步
星火并購的消息傳出后,坊間評論此舉為“星火抄底”,因為近期恰逢國際經濟形勢動蕩。
李維謙說:“其實,我們的想法沒有那么復雜。即便利潤回報不是最高,這次并購都是值得的———因為我們得到了技術、管理、市場渠道等多方面更有價值的無形資產。”
法國索瑪公司脫胎于具有一百多年機床制造歷史的法國艾赫諾·索米亞公司,是法國老牌機床制造企業,在歐洲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母公司cato集團是法國最大的機床制造企業。
索瑪公司開發的獨具特色的機床數控示教系統是全球第一家普及化的機床數控系統。目前的主要產品有五軸、四軸、三軸聯動車削中心以及標準型、普通型數控車床、臥式加工中心、輪胎制造專機、重型起重機械吊臂專用加工設備等。其全資子公司索瑪服務公司主要致力于機床銷售、改造及服務,在全球有30多家代理銷售機構。
天水星火收購索瑪公司的意義在于:一是技術引進。目前,五軸聯動技術的引進還受到諸多限制,收購控股后,可以便利引進該技術。同時,索瑪公司具有很強的產品研發能力,可以幫助星火實現國外研發、國內制造的戰略;二是開拓國際市場。索瑪公司的全資子公司索瑪服務公司目前是通過購買東歐、中國及臺灣地區的產品改裝后利用其銷售渠道在國際市場銷售,收購后可以作為星火的國際窗口,拓展國際市場;三是培訓星火技術及管理人才,提升產品及企業品質,實現國際化。
天水星火參股的德國亨利安傳動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擁有百余年歷史的家族企業。始建于1895年,客戶遍及全球,僅在歐洲就擁有4座大型倉儲物流中心,10家分支機構及工廠。
亨利安傳動的主要產品有齒條、圓柱齒輪、蝸輪副、梯形螺桿、傘齒輪、齒輪箱等12大類2萬多個規格,已廣泛應用到數控機床、電子制造設備、紡織機械、印刷包裝機械、食品加工機械、木工機械、橡膠機械、工程機械、工廠自動化系統和激光切割機械等眾多工業領域。亨利安公司用110多年的時間打造出“wmhherion”品牌,已經成為“高精度,高品質,快捷交貨”的“傳動技術專家”的代名詞。
該合作項目的實施,將使合作雙方用德國的標準和德國的管理在中國建成一家天水星火控股的齒輪箱制造企業,并通過不間斷的連續培訓,開闊技術人員眼界,提升星火機床公司技術人員的知識水平和技能水平,幫助星火提高產品質量,降低制造成本,造世界一流產品,實現星火進軍風電設備制造行業的目標,走多元化發展之路。
收購花了星火兩個月的利潤
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名譽理事長梁訓蠧曾經幫助國內多家企業成功實現了海外并購。2004年春節,李維謙接到梁老一個電話后,他坐不住了。大年初二,他帶著星火管理團隊飛往北京。
梁老告訴李維謙,美國英格索爾集團破產,準備將其在德國的兩個子公司瓦德里希·科堡和瓦德里希·濟根捆綁拍賣。天水星火打算和北京第一機床廠一起吃下這個標的4000萬歐元的全球重型機床老大。
可惜,星火最終未能如愿,北一也只收下科堡。“濟根的軋輥磨床和臥式車床與星火的優勢正好一致,如果收購成功,星火現在會更好。”李維謙至今唏噓不已。
此后,星火一直在考察海外機床企業,用李維謙的話說,現在并購的機會特別多,收購索瑪是優中選優的結果。
與收購科堡和濟根不同的是,這次收購的花費要小得多———280萬歐元,李維謙說,盡管這只是星火兩個月的利潤,但謹慎從事還是必須的。
與破產被拍賣的企業不同,索瑪的經營狀況非常好,但是后繼無人。索瑪的所有者已經年逾古稀,而后代又不愿意繼續從事機床制造業。
李維謙說,文化沖突是海外并購失敗的常見原因之一,而星火和并購、參股的這兩家企業都有過多年的合作,現有的管理團隊都非常歡迎星火入主。在進行“盡職調查”的時候,星火與索瑪的管理人員逐一面談,受行程所限,時間選擇在星期天。在崇尚私生活的法國,沒有人愿意加班。但是,當天所有的管理人員沒有一人缺席。
他認為,這說明兩點。首先,索瑪的管理團隊在長期合作中感受到與中方合作的重要性;另外,也說明外方總經理的管理能力很強。索瑪員工的表現促使星火方面最后下了收購的決心。
這次,李維謙仍然奉行“只派出一人”的原則。他說,從前我們派出干部,是優秀企業文化的輸出,而這次派出一位副總是抱著學習的態度去的。
“十八羅漢不是我們的目標,八大金剛也擋不住我們前進的步伐。”在采訪中,李維謙向中國工業報記者透露了天水星火的遠大抱負。這家剛剛被評為“新十八羅漢”的企業一旦邁開前進的步伐,就開始加速前進。
記者手記
機床不復雜就是直和圓
李維謙說他與機床有著不解之緣。他的父親李名章是我國閥門行業的知名專家,入學于燕京大學,畢業于清華,攻讀機制專業。而他后來在父親的影響下也選擇了機制專業。
當年他作為知青下鄉插隊時也曾被分到農機廠開車床,這一開就是兩年。后來被招工去酒鋼當了兩年鉗工。李維謙自詡,他相當于在進大學前,進行了4年機床專業的實習。所以大學畢業入廠后,他干起機械設計來感覺非常得心應手,通過自己的設計、改造能讓機床順暢運作,他感覺也很自豪。經過長期的磨煉和思索,他悟出了一個道理:別看機床種類很多,什么車床、銑床、刨床、磨床、插齒機、剃齒機、滾齒機等,而且定義非常復雜,但簡單總結起來就是直和圓的問題,非常簡單。
他說當年學機床的時候,課本有一大摞。沒有實際工作經驗的人看這些,準暈。比如車床的定義是工件旋轉,刀具直線運動;銑床是刀具旋轉,工件直線運動;刨床是刀具直線運動或工件直線運動。光記著這些定義就得耗費大量的腦細胞。后來他就跟公司設計人員說,別想那么多,機床的運動軌跡無非就是直和圓兩種,其他的都是這兩個的復合運行的結果。只要把這兩個運動弄明白、做好了就行了。倘若在熱的狀態下能把直、圓做好,運動還穩定的話那就是高手;在振動的狀態下,機床依舊可以保持穩定,也是高手。他勸誡員工,不要固守理論,要解放思想,改變觀念。
他說把復雜的事情簡單化,是星火機床企業文化的一個體現,類似“后任不罵前任、副職不倒正職”的口語文化體系在企業隨處可見。對此,李維謙說他過去用企業文化把一大幫人留在了幾乎瀕臨倒閉的企業,并靠創新理念使企業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關于企業未來,他有著更長遠的規劃,概括起來是三個“四六比重”,具體是指未來星火的機床產量要占總產量的60%,其余零部件的生產占40%;第二個指產品60%定位于國內,40%銷往國外;第三個是指投資類、受國家政策影響大的產品做60%,消耗類的民用產品做40%。李董事長解釋說,未來他們要堅持走國際化道路,走兼并重組道路,走資本運營的道路。他自謙現在企業最大的瓶頸是他自身的素質,為此他這次專程來清華學習。他堅信,星火的未來一定會走向更大的成功。
中國工業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