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性結構已經達到美國市場的標準。”
“外觀造型都很精致。”
“真難得,省內已經出現這樣高超的整車制造技術。”
……
這是在最近省科技廳汽車項目專家組的一次驗收討論會上,幾位汽車組專家的對話。面對一輛超微型車的構造資料,省內的7位專家紛紛嘖嘖稱贊。這款無論從外觀設計、內部結構都獨到前衛的微型車,讓其制造者:康迪車業,在毫無爭議的情況下入列浙江省2007年第一批重大科技項目。
“由于政策上的限制,這款車目前還沒有在國內市場上銷售,但事實上,在美國,這款車已經很受年輕消費者的青睞。”省科技廳高新處相關人士介紹,從康迪的造車技術上,他看到的是浙江汽車整車制造業的前景。
省科技廳上述負責人介紹,汽車及關鍵零部件設計制造技術項目,其實是“十一五”時期通過26個重大科技專項中的其中一個。為了使這一規劃更為有效地落實實施,針對汽車行業,科技廳又特別編制了《汽車及關鍵零部件設計制造技術實施方案》,并聯合高校的專家組成專家組對每年的申報項目進行驗收。
《實施方案》提到:汽車及關鍵零部件設計制造技術專項的預算總研發投入8億元。這8億元的研發經驗將做怎樣的分配?主要用于兩項重大技術問題:整車集成開發技術和汽車零部件設計制造關鍵技術。
“從目前審批項目來看,比起汽車零部件制造關鍵技術,投放到整車集成開發技術上的比例要遠遠高得多。”高新處負責人分析,雖然兩者之間沒有明確的界限,但事實上整車制造的技術難度要大得多,尤其是自主品牌的中高檔轎車。而省內企業也只有突破發達國家的技術壟斷才能真正掌握市場話語權,因此專家們更加看好國內整車制造的前景。
“不過比起整個汽車制造的大投入,8億元的投入并不算太大,更多的是起到政策上引導鼓勵企業自主創新的作用。”一家省內汽車零部件制造企業負責人這樣評價。
借機搞技術轉型
研發人員一年增三倍
分析人士指出,這場金融危機除了讓華爾街的財富神話破滅,也讓原本高枕無憂的汽車老牌企業感覺到生存的壓力。10月份公布的銷售下滑數據再次讓北美的汽車公司們感覺到了“透心涼”,據悉,北美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9月份銷量平均下滑26.6%,創下了50年來的最驚人紀錄。
在這樣嚴峻的形勢面前,浙江的企業又在做何打算?全球汽車巨頭的業績滑坡,會給浙江的制造業帶來前所未有的生存壓力,還是歷史性的發展機遇?站在抉擇的十字路口,企業最終是選擇向左走還是向右走?
調查浙江的幾家汽車龍頭企業,記者發現,提前準備迎戰危機、積極在技術轉型升級上下足功夫的企業如今都在“鉚足了勁”,等待迎接一個更為廣闊的汽車市場。
作為省內的整車制造業龍頭,吉利集團在這場危機面前最先看到了機遇,率先轉變了發展戰略:放棄一貫的低端市場,轉而向高質量、高技術、低成本的競爭戰略轉移。“今年一年就有三款新車型:金鷹、熊貓和中國龍,而且明年還要推出更多。產品是企業的生命,市場越不景氣,越需要新產品來贏得市場、增加銷量。”吉利副總裁趙福全告訴記者。
趙福全說,今天的吉利有這樣的實力,關鍵還是在敢于在研發上投入。就在決定戰略轉型的一年時間里,吉利僅研發人員數量就呈三倍的增長。
和吉利一樣,同樣不愿意在這個冬天“安守本分”的,還有金華的萬里揚變速器股份有限公司。在汽車市場的相對低迷期,他們采取了更為激進的進攻策略,“萬里揚這幾年一直保持快速擴張的思路,今年、明年還會繼續加速擴張。”
萬里揚總裁助理任華林告訴記者,他們的“擴張”和有些企業不一樣:萬里揚的擴張思路始終圍繞著“變速器”這一主業進行,不進行其他多元化業務的投資和擴張。
緊緊鎖住“變速器”制造,從這個細分市場上逐漸把市場份額做大,提起萬里揚短短5年的發展歷程,年輕的總裁助理任華林對董事長黃河清是滿心的敬佩,“這兩年其實有很多的誘惑,房地產、股市,但是他最終都能圍繞主業,把閑余的資金盡可能地都投入到變速器的技術研發上去。”
萬里揚在2008年系列“激進”的舉措中,技改投入仍然是重中之重,“今后兩年預計投入10億元資金,計劃的10億元資金主要用于兩大方面:近8000平方米的研發中心的建設以及國內先進設備、設計軟件的引進,另一部分規劃用于重卡變速器項目的技改、c級轎車dct自動變速器的項目研發。”任華林說。
在大規模的投入背后,是他們對汽車市場的堅定信心。
“我相信如果明年的市場暫時不惡化,吉利就會蓬勃地發展,如果惡化,吉利也會安然無恙。”兩手準備讓李書福在眼下這個汽車業的“寒冬”,也能夠顯得氣定神閑。對他的員工,他也是這樣鼓勵:“現在是‘冬泳’而不叫‘冬眠’。”
“乘用車的國際國內市場銷量都在下滑;但是我們看好的是國內在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的背景下,商用車的用量需求必然會越來越大。”任華林說,萬里揚敢于在“非常時期”繼續大膽投入并非是盲目地冒險、“打無準備之仗”。
整車生產企業
全省20余家
技術革新,帶來的是市場話語權和占有率。
在汽車行業尚“年輕”的浙江企業,在這場危機中突圍的另一條“捷徑”是牽手國際國內的巨頭。
看好商用車的市場前景,萬里揚預計,明年國內的商用車變速器市場需求量將達到40~50萬臺。于是他們通過和全球最大的商用車企業戴克公司達成全球合作協議,搶占先機。
和伊朗shahab汽車公司的合作,同樣讓金華青年汽車可以輕松預期2008年的收益。因為2007年11月剛和伊朗shahab達成協議:2008年將繼續從青年汽車購進1600輛18米和12米青年豪華公交車,總價值達3億多美元。“伊朗2008年這個大訂單,‘青年’可創利4億元,僅上繳地方所得稅一項就可達1億多元。”危機面前,青年汽車董事局主席龐青年也是胸有成竹。
曾幾何時,在人們心目中只能制造汽車零配件、只能制造“低價車”的浙江企業,已經在默默地崛起中:杭州的蕭山,臺州的臨海、玉環、路橋、黃巖,金華市區和永康等地已經逐漸形成了產業集群化、專業化發展的態勢,并已成為支撐當地經濟發展的主要產業。
數據顯示,目前全省列入國家車輛公告目錄的整車生產企業已達20余家,產品涵蓋轎車、客車、重型車和特種改裝車等。在整車產品不斷發展的同時,零部件產業的總量規模也在快速增長,據不完全統計,全省現有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7000余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近1000家。
“缺乏自主的知識產權仍然是省內汽車行業發展的瓶頸,但是這兩年浙江整車制造的實力確實叫人刮目相看。”省科技廳高新處負責人介紹說,包括臺州的吉利、吉奧,金華的康迪等,省內整車的生產技術正在突飛猛進;永康的鐵牛集團,也正在和意大利菲亞特合作,已經具備豪華整車的生產能力。甚至一些企業意識到技術瓶頸的問題,也已經在提前布局市場的轉型,如溫州云頂車業,原來生產缺乏技術含量的汽摩配件,前年就開始為轉型做準備,現在已經拿下聯合國的醫療車輛的生產訂單。(2512101)
在這場全球性的金融危機面前,世界幾大汽車龍頭通用、福特、克萊斯勒等都在不可避免地受到沖擊;相比之下,作為汽車零配件主要加工制造大省的浙江,在這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面前,其汽車整車以及零部件市場如今又處在怎樣的一種狀態?
“影響肯定有的,尤其是許多以出口為主的汽車零部件配件企業。但是事實上,溫州等地的企業很有危機意識,都在借助這個危機實現技術轉型升級。”浙江省科技廳高新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作者:夏芬娟)
來源:今日早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