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繼續以加快符合條件的新建項目開工投產速度,來扭轉經濟增長下滑的趨勢。28日,上海主要制造業基地之一的松江區有30個優勢工業項目聯合投產或集中上馬開工建設。記者注意到,對于這些項目,當地政府部門在審批過程中十分強調其投資密度和平均"畝產"等指標,把住項目質量關。
據上海市松江區政府人士介紹,28日當天新投產的10個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強度達到了每畝29萬美元。其中投資15億元人民幣的龍工機械制造公司北區項目,擁有目前國內工程機械行業最大的單體生產車間,全部達標后將新增銷售收入100億元人民幣。另有20個新開工項目,固定資產投資強度達到每畝41.6萬美元,預期投產達標后平均每畝銷售產出可達1902萬元人民幣,平均每畝利潤產出302.8萬元人民幣,平均每畝稅收產出116.1萬元人民幣。
推進項目"早落地、早開工、早投產",已是上海各區縣應對市場挑戰、促進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舉措。松江、嘉定、寶山等主要制造業基地都建立了優勢項目落地的"綠色通道",改進項目審批流程,縮短審批時間。不過,相關人士說,"下手快、下手狠"很重要,但下手準、把關嚴更重要。
據松江區政府人士說,今年年內到明年一季度,全區還將新開工90多個新建項目,涉及的產業領域主要都是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和新材料等先進制造業。在強調項目落地速度的情況下,不放松項目質量、產業導向和能耗等"關口"。全區已有將近10個不符合產業目錄的投資項目被拒之門外。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