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9日,寧波金鼎緊固件公司總經理徐鵬飛開始了他的東南亞考察之行,此前他都是去歐盟國家考察,而這次卻改變了方向。他準備在東南亞開拓新的緊固件產品市場。此次徐鵬飛考察之行背后是正在緊張處理中的歐盟對中國緊固件行業反傾銷第一案。
對于此次反傾銷案,緊固件行業哪些企業受影響最大?它們將分別準備怎么做?
開拓歐盟以外市場
12月3日,歐盟委員會決定對產自中國的碳鋼緊固件產品征收高達87%的反傾銷稅,該案將在1個月內由歐盟各成員國批準后正式生效。分析認為,如果該案生效,中國緊固件產業將可能因此每年損失4億歐元的外匯收入,同時將喪失80萬個就業崗位。
寧波金鼎是受這次反傾銷影響最大企業之一。寧波金鼎一位副總經理表示,公司每年銷售額大概5億元,90%出口歐盟。"如果反傾銷稅率在30%以下,我們還可以考慮一下歐盟市場,如果超過30%就轉移到東南亞市場和美國市場,現在已在和東南亞多個國家的客戶商談了。"
她認為,現在歐盟對碳鋼緊固件產品反傾銷已經立案,公司會針對最后的稅率結果調整方案,目前"一邊全力應訴,一邊開拓歐盟以外的市場"。即使反傾銷稅率高達87%,公司也不會裁員,只是會在東南亞、美國等地建立生產基地,盡量讓員工轉移到這些地區。
全力以赴應訴
上海集優機械作為全國最大的緊固件外貿出口制造企業,針對歐盟委員會12月3日作出的反傾銷決定,準備"不到最后一秒鐘不放棄應訴"。
上海集優證券投資部一位主管表示,這次反傾銷對集優影響非常重大。上海集優上半年緊固件產品營業總額7.61億元,占總營業額的46%。目前,公司只能走正常的法律途徑,爭取更低的反傾銷稅率。
集優的積極應訴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1月3日,歐委會對我國鋼鐵緊固件反傾銷終裁披露文件顯示,對上海集優公司征收69.9%的反傾銷稅率,相對于其他大部分高達87%的反傾銷稅率來說,稅率低多了。"但是69.9%不是最終稅率,我們也不希望這是最終稅率,我們當然希望零稅率。"上述主管說。
新聞背景
歐盟對中國緊固件發起反傾銷調查
據悉,此案在2007年11月立案,歐盟委員會對原產于中國的鋼鐵緊固件發起反傾銷調查,隨后全國123家企業集體應訴。
11月30日,中國機械通用零部件工業協會緊固件專業協會宣布與中國47家緊固件企業向中國商務部提出申請,請求對歐盟向中國出口的碳鋼緊固件發起反傾銷調查。
此案中方律師傅東輝認為,歐盟認為的中國緊固件反傾銷本來就不存在,只是目前由于中歐關系存在某些不穩定因素,可能影響了12月3日歐盟的投票結果,但是這種關系不會持續太久。
"目前有部分企業還沒有充分認識wto,不通過正常的法律渠道應訴。"傅東輝建議,更多緊固件企業應積極應訴。
信息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