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法因數控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法因)在日前召開的新產品展示會上重點推出了20余種新產品,來自國內外近百家企業的200余位專業人士應邀參加,這種熱烈的場面與影響全球的金融危機給業界帶來的“寒意”大相徑庭。
金融危機似乎絲毫沒有影響到法因的信心,這讓普遍“瑟瑟發抖”的機床業同行感到多少有些意外。
實際上,不僅僅是新品開發,法因新廠區建設也正在緊張的進行之中。新廠區占地237畝,建成后將新增車間64000平方米,新增各種數控成套加工設備803臺/年,預計新增年銷售收入超過5億元。
“任何狀況都有利有弊,我們應該認真做出判斷。”公司董事長李勝軍說。“摩天大樓等大型鋼結構建設項目受此次金融危機的影響會比較嚴重,鋼結構建筑企業將受到一定的沖擊,這對我們h型鋼加工生產線的銷售形勢是不利的,我們不否認。但同時我們還看到了法因的產品主要是為電網建設、風電設備、核電設備、鐵路、橋梁和大型體育場館等受政府投資影響較大的項目服務的,只要政府投資拉動內需,所投資的領域與我們的服務領域必然會緊密相關,這無疑是非常有利的。”
法因是機械行業快速成長的典型代表之一,從成立到上市并取得年銷售收入超過3億元的良好業績。善于抓住機遇被許多業內人士認為是法因取得成功的關鍵。十年前,鋼結構產業對中國來說還是一個相對陌生的領域,但法因以超前的意識,抓住了這個機遇,將企業產品定位在鋼結構數控成套加工設備的研發與制造方面,經過不懈努力,現在法因產品不僅全面替代了進口、占據著國內超過60%的市場份額,而且進入了國際高端市場,與此同時,潛在需求還在不斷的增長和擴張之中。
李勝軍分析說,從國際市場方面來看,此次金融危機影響最大的還是西方發達國家,新興的發展中國家受影響相對較小。發展中國家由于基礎建設相對落后,用于基礎建設的投資相對較大,而且加大基礎建設投入往往會被許多國家作為拉動內需、應對危機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此次金融危機的影響下,發展中國家在采購設備時將會更加注重產品的性價比,而這正對應了法因的優勢。法因的設備與國外競爭對手的產品相比,在價格上要低,在性能上差距一直在縮小,所以,在國際市場上,現在將比以往有更好的機遇。
此外,從國內市場方面來看,我國計劃兩年內投資4萬億元人民幣,用于加快鐵路、公路和機場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和城市電網改造等項目,以基礎建設帶動周邊行業的發展。這些項目的實施將直接對法因的發展產生有利影響。法因的三大主導產品鐵塔鋼結構、建筑鋼結構和大型板材類數控成套加工設備都將從中直接受益。
獲得機遇的前提是充足的準備。法因近三年來在研發上的投入一直維持在較高水平,200多人的技術團隊所發揮出來的作用日益顯現,創新能力較創業初期大幅提高。據公司副總經理、技術總監路永軍提供的數據,法因每年都要開發出數十項新技術和新產品,多項產品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截至目前,公司已取得了4項國家標準的起草權,擁有了26項專利,另外還有20多項專利正在申請之中。
對基礎建設將要帶動的市場預期,以及公司充足技術準備使得李勝軍對未來充滿信心,他表示公司將具體從三個方面入手,以實現在危機中的發展。
首先,從產品角度,將重點突出主業,不斷完善提高產品的技術、質量水平,加快產品的更新換代,促進主業產品向縱深方向發展,以此增強公司的核心競爭能力。
其次,從市場的角度,積極為政府投資的建設項目提供更多、更好的設備,除了原來為電網建設、發電設備提供設備外,還將進一步加強管塔加工設備的推廣,并在風電領域不斷發展大規格、大功率的數控龍門鉆銑床,在鐵路建設領域針對鋼軌、轍叉、道叉墊板等盡快提高成套設備的供應能力,盡快形成規模生產;繼續加強與意大利菲賽普的合作關系,同時擴大公司國際部國外銷售的能力,不斷增進與亞、非、美等發展中國家的關系,增大產品出口的比率,通過國際市場帶動公司的增長。
來源:中國工業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