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核心觀點 本周重要事件:我國首個低于火電電價大型光伏電站并網發電;陜西省發布風電項目競爭性配置辦法;國家電網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加快推進混改等重點工作;新能源汽車用鋰電池單體進口稅率調整。
板塊配置建議:預計光伏及新能源車相關補貼調整方案有望在春節前落地,經過年底的預期波動,市場對短期政策期望已有理性修正,基本面角度光伏即將迎來q1淡季不淡、q4業績超預期的驗證,并面臨2019年盈利預測全面上修的可能;特高壓工程預計也將在q1迎來密集的項目核準及招標落地。建議積極布局光伏制造業、特高壓設備、新能源車核心環節相關龍頭。
本周重點組合:通威股份、隆基股份、信義光能、平高電氣、國電南瑞。 新能源發電:青海格爾木mw超低電價光伏項目并網揭平價上網大幕。
由三峽集團和陽光電源聯合承建的青海格爾木mw光伏電站本周正式并網發電,該項目屬于第三批應用領跑者基地項目,是目前我國單體規模最大、上網電價最低(0.31元/kwh)、epc中標價格最低(3.7元/w)的光伏電站。更具有標志意義的是,該項目是我國第一個上網電價低于當地火電上網電價(0.325元/kwh)的光伏項目。雖然青海新能源項目結算電價標準為0.24元,因此該項目實際仍需要補貼,但已足以驗證,從經濟性角度,光伏在我國部分地區已正式開始實現發電側平價上網。
電力設備:國網高調宣布加大力度推進混改等重點工作,重點關注特高壓、充電樁、增量配網相關主題板塊。 12月25日國網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將以混合所有制改革為重要突破口,著力抓好10項重點工作,深化市場化改革。我們認為國網體系加快混改等市場化改革符合國家推進國企改革的大方向,有一定市場預期,但本次發布會無疑使得國網公司幾大重點混改方向更為清晰。根據全面深化改革的十項措施,混改范圍增加了特高壓、電動汽車、通航業務等,特別是特高壓的混改還是明顯超出市場預期,具體來看: 1)國網投資特高壓更多考慮社會效益,部分特高壓輸送容量不滿回報周期較長,引進保險、產業基金、送受端地方政府投資平臺共同投資特高壓,將有效緩解國網資金壓力,送受端地方政府如能入股也有助于協調電能消納。 2)國網與增量配網民營資本之間的博弈態度有望改善,目前增量配網引入民營資本達36家,25家電力交易機構已啟動市場化改革,后續試點項目將加快建成落地;另外,近期國網、南網與特銳德、萬邦等簽訂合資協議,代表電網公司對頭部充電運營企業運營能力的認可。未來國網電動汽車服務公司有望加快混改,通過車聯網平臺和特來電等網外平臺互聯互通。 新能源汽車:廣汽時代動力電池項目奠基;新能源汽車用鋰離子電池單體的進口暫定稅率恢復執行最惠國稅率。
廣汽集團、寧德時代共同出資成立的廣汽時代動力電池項目在廣州奠基,將主要負責電池包的生產供應,總投資3億元,預計2019底工廠一期投產。同期,廣汽新能源智能生態工廠一期工程竣工,產能20萬輛/年。aion s新能源轎車將是工廠的首款產品,將使用寧德時代811三元電池,模塊能量密度超過170wh/kg,綜合續航能力超過公里,計劃2019年5月投產。
新能源汽車用鋰離子電池單體的進口暫定稅率(8%、10%)被取消,恢復執行最惠國稅率(12%),并從2019年1月1日起執行。進口動力電池單體電芯進口成本將有所增加,但因進口數量較少,對國內電池行業影響有限。
風險提示:產業鏈價格競爭激烈程度超預期。
來源:證券之星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