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美國總統奧巴馬正式簽署經濟刺激計劃,宣布包含有“買美國貨”條款的救市方案頒布實施。而此時大洋彼岸的重慶,剛剛交出的年度出口成績單上,美國位列第一。
“世界頭號經濟大國關閉擴大進口的大門,對重慶出口的影響還難以預料。”市外經貿委負責人憂心忡忡,從去年9月起,我市進出口已連續4個月出現環比下降,出口訂單銳減,“發達國家貿易保護的抬頭,可能讓‘重慶造’出口雪上加霜”。
壓力之下,重慶不得不調整市場戰略———2月13日召開的全市外經貿暨口岸工作會議稱,中東、非洲、南美、東南亞等地區將成為渝企出口的主攻市場。
市場空間在哪里?
市外經貿委向本報提供的資料顯示,重慶2008年出口的前五大市場,依次為:美國、日本、巴西、德國、阿根廷,均是世界經濟中主要支撐國。
“但金融危機爆發后,美歐日三大經濟體已經陷入深度衰退,進口訂單大幅減少,不能再過多依賴它們。”市外經貿委負責人分析,加上新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如果沒有挖掘出新的市場空間,我市今年增長15%,進出口總額達到110億美元的目標將難以完成。
他說,我市敲定的新興市場,便是歐美主要經濟體和亞洲傳統市場之外的其他國家和地區。
中國貿促會展覽部業務處副處長姚魯杰表示,尋求新的市場空間,著眼于中長期的“藍海戰略”,是重慶擴大出口的最好辦法。目前,中東、拉美、非洲等新興市場受金融風暴影響非常小,購買力正是旺盛之時,渝企需及早布局。
“以中東為例,該地區80%以上的商品都需要進口,因此商機非常多。”中東展覽聯盟駐華聯絡處首席代表王海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目前重慶的汽車、摩托車及摩配業都比較發達,完全有實力到中東及北非市場去尋找客戶。
王海萍說,目前阿聯酋正在建“地球島”,有500家五星級酒店將在這里誕生,需要大量的建材。在拉美、非洲等地區,特別是機械設備、電力設備、金屬制品、建筑材料、客車等,更是目前當地的緊俏商品。
如何打入新興市場?
“開拓新興市場,商機無處不在。”市外經貿委外貿處處長何新博稱,與歐美市場相比,新興市場的進入門檻更低,“一方面,它們對產品檔次質量、使用功能等方面要求不高,另外,還沒有苛刻復雜的貿易規則”。
何新博說,此時“走出去”并非權宜之計,對擴大“重慶造”的市場空間和品牌影響力,有長遠意義。
那么,“重慶造”該如何打入新興市場?
姚魯杰認為,市場擴張包括產品制造、產品設計、原料采購、倉儲運輸、訂單處理、批發經營、零售等環節,而這些環節均可以在展覽中得到實現。他說,到相關國家和地區參展推銷是一條有效途徑,“重慶力帆就是采用這樣的方式在約旦、阿聯酋等國打開銷路的”。
王海萍告訴記者,到中東等國推銷產品,室外的展位每平方米700-800元,室內每平方米也只要3000元,布展費用比歐美等國低30%左右。對企業而言,負擔并不重,但一定要注重實效。
她說,企業在獲取展覽會信息后,要提前確定參展目標,選擇、確定參展項目,并在展覽時適當的廣告和公關,“準備充分的企業,會在展會上拿到訂單或合作協議,盲目參展可能一無所獲”。
市外經貿委表示,下一步,將適時帶領我市企業到其他國家和地區開展推介活動。而到新興市場參展,政府將對企業的展位費和人員費用給以“雙重補貼”。
記者 胡順濤 實習生 廖曉蘭 張 翅 來源: 重慶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