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你們和小編一樣
今天都被ta刷屏了
ta一經發布,立即就成為“全球網紅”
ta就是嫦娥四號!
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自主著陸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內的馮·卡門撞擊坑內,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
11時40分,嫦娥四號著陸器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這是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拍攝的圖片。
嫦娥四號為啥要保溫呢?
嫦娥四號著陸在月球背面崎嶇的極區,這意味著嫦娥四號相比于嫦娥三號更難以獲得光照,或者說,嫦娥四號的觀測環境,尤其是夜間環境會更冷。為了不讓探測器因為失溫而壞掉,嫦娥四號必須更注意保溫。
因此,嫦娥四號除了自帶太陽能板之外,還帶了一塊“小型核電池”,這樣就可以在夜晚的時候開展一些科研觀測,而不必像嫦娥三號那樣一到晚上就得睡覺。
嫦娥四號“暖寶寶”能撐多久?
嫦娥四號自帶的“暖寶寶”——核電池又叫"放射性同位素電池",它是通過半導體換能器將同位素在衰變過程中不斷地放出具有熱能的射線的熱能轉變為電能而制造而成。核電池目前已成功地用作航天器的電源、心臟起搏器電源等。
嫦娥四號攜帶的小型核電池,半衰期長達88年,會源源不斷釋放熱量。在月夜期間既可提供不小于2.5 w的電功率,還能提供大量熱能用于艙內溫度控制。這樣嫦娥四號就能夠抵御月球夜晚零下150°—180°的低溫,保證探測器正常運行了。
這種核電池體積小、重量輕和壽命長,其能量大小、速度不受外界環境的溫度、化學反應、壓力、電磁場等影響。所以才可以在超低溫的環境下為嫦娥四號提供能量!未來隨著人類不斷走向太空,航天器對核能的依賴也會越來越大。
來源:核寶一族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