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們的發動機是從美國進口的,金融危機后,現在我們自己制造,成本降低了一半!”面對金融危機,蘇州威銳機械有限公司實現了從“制造”到“智造”的轉變,降低了生產成本,提升了產品的競爭能力。為此,該公司總經理陸曉初對公司的未來發展充滿自信。
蘇州威銳機械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制造園林機械系列產品的外資企業,去年底剛剛投產,該公司90%以上的產品出口。
在金融危機期間投產,而且絕大多數產品出口,這對威銳公司來說,無疑是不利因素。但記者在該公司看到,生產車間里是一片忙碌的景象,近百名員工在趕工組裝草坪割草機,下線的成品已經貼好銷往澳大利亞、新西蘭以及歐美等地的標簽。
據了解,該公司剛剛投產就接到1億多元訂單,上半年生產任務已經排滿,而且后續訂單還在不斷跟進。那么,威銳公司是怎樣克服困難的?
陸曉初說,該公司最大的法寶就是強化自主創新,通過從“加工制造”到“智力創造”的轉變,實現成本控制,保持和提升產品競爭力,進而形成產品行銷的核心優勢。
該公司一些機械產品的發動機,原來是從美國進口的,現在該公司自己研發,自己生產,在同等質量的前提下,成本只有原來的一半。通過自主研發,該公司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就具有很大的競爭優勢。
從“制造”到“智造”,對威銳公司來說,在降低成本的同時,提升了公司的效益。另一方面,為更好地應對金融危機,該公司還在危機中尋找機遇,擴大市場。
陸曉初舉例說,該公司有個美國客戶,他需要的產品原來在美國生產,現在金融危機,美國不生產了,他準備轉到中國來生產,這就是金融危機帶來的市場機遇,這個機遇可能會為公司帶來2億元的大訂單。
據陸曉初介紹,威銳公司今年的目標產值是3億元。目前該公司在加大產品開發和創新力度的同時,還啟動產品市場調查,了解消費者需求,進行商品企劃和產品設計,引導研發人員設計適銷對路的產品,全面包裝推廣新品上市。(記者王煒 曾凡榮)
來源:吳江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