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會國際醫院陳東野醫生在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為聽障兒童驗配助聽儀器。
嘉會國際醫院攜手筑橋小學為西藏自治區聽障人士捐贈助聽儀器。
中新網上海新聞1月3日電 “你不用湊那么近說話,他現在可以聽到了”。當兒子正試圖湊在重度聽力損失的老人耳邊大聲說話時,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巴羅主任微笑著說道。
“他能聽到了,不久的將來他就能和正常人一樣生活了吧!”,當1位先天性耳聾的孩子第一次告訴父母他聽到了聲音,一旁的父母興奮不已。
記者3日獲悉,新年前夕,上海首家綜合國際醫院嘉會國際醫院攜手筑橋實驗小學,在嘉會耳鼻喉科醫生陳東野帶領下共赴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為4名中度至重度聽力障礙的貧困患者完成了聽力檢測和助聽器驗配,使其重獲聽力。
目前,中國聽力障礙殘疾人士已達2780萬以上,其中7歲以下兒童達80萬人,并以每年3萬的速度逐年遞增。兒童聽力障礙殘疾會帶來成長過程中多重困難:聲音聽不清楚帶來語言學習障礙,得到交流的機會也少于常人,進而影響生活質量甚至令個性變得急躁、猜疑、孤獨感重,影響其精神面貌和性格形成。
助聽器的驗配成本約為每個1.5萬至2萬元,由于經濟條件所限,許多家庭無力承擔孩子的治療和設備費用,令聽力障礙兒童錯過了最佳康復時機。同樣,許多貧困的聽力障礙老人因不愿加重子女負擔也選擇在無聲的世界中度過晚年。其實,單單從聽力障礙的兒童看,其中就存在高達90%的可康復比例,聽障兒童如能得到及時診斷,通過科學的助聽器驗配和康復訓練后,都能回歸和正常孩子一樣有聲、健康、自信、快樂的生活。
此次捐助除去醫療技術和服務,所用助聽器款項全部來自上海嘉會國際醫院、筑橋實驗小學及其所服務過的社會家庭。為了確保受助患者的后續康復訓練,這些愛心機構和家庭還特別為他們備足了可覆蓋助聽器全使用壽命的電池。
嘉會國際醫院陳東野醫生表示:“為感謝社會各界人士在嘉會國際醫院成長過程中曾給予的幫助,未來我們還將逐步開展更多基于醫療技術和服務的慈善項目回饋社會,共筑生命之美。”
來源:中新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