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鬧得沸沸揚揚的,莫過于行波堆黃了的事。
這條消息來自《華爾街日報》,在接受該報采訪時,負責行波堆的公司管理人士表示,在美國限制的背景下,其合作項目遇到了障礙,不得不放棄公司與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的既定協議,正在為其技術的早期試驗尋找新的合作伙伴。
這無疑是行波堆黃了的最直接和最根本原因,聯想到美國在去年對中國使出核禁令時的威武模樣,我們很容易理解,和中國有接近的泰拉能源、同時其董事長還被評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的外籍院士,為何還不能逃過美國大棒的指示。
在其國謀其事。
美國有著很好的理由去禁止這一合作的發生, 如知識產權等,論比爾蓋茨無論如何看好中國核行業,對其投入多少精力,也禁不起這一冠冕堂皇的理由。
曾在美國下達核禁令的時候,我方就說了,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國正處于核電大國向核電強國轉型的關鍵時期,美國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遏制戰略競爭對手的技術與經濟發展,維持其技術領先和政治經濟上的領導地位。
之前如此,現在亦是如此。
行波堆再怎么先進,也是美國人著手研究的。
這不禁讓人想起,為何中國要花那么大力氣搞不同堆型以及在三代核電上費那么大力氣。
我不自強,誰來強我?
來源:核電周刊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