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產業結構調整的深入開展,很多企業對舊的生產設備紛紛進行更新換代,被換下來的設備自然就流入了二手市場,特別是國際金融危機導致部分企業倒閉,使得二手設備市場的貨源十分充足,生意曾經異常的火爆。但記者現在在二手市場看到的卻是另外一種景象,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在358省道,旁邊就有一家專門經營二手機械設備的門店,據不完全統計,在這條路的兩旁,像這樣的二手設備門店就有幾十家。這家門店前面擺放著幾臺二手設備,都用布遮蓋了起來,這位經營者介紹說,現在的生意沒有去年年底那么好做,因為現在收不到舊的設備,沒有了貨源。
盡管收不到舊的設備,但二手設備市場的人氣卻比較旺。從去年8月到今年二月底,這家門店平均每個月要賣出20多臺二手設備。隨著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長安鎮臨街店面的租金也隨之調整,加上國際金融危機給部分企業帶來的商機,不少小作坊業主擴大生產規模,租用面積較大的正規廠房,但由于資金實力不強,迫使這些小企業偏向采購價格低廉的二手機械設備,以提升企業的“硬實力”。
看來,二手設備市場由“旺”變“淡”,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受金融危機而倒閉的企業數量在逐漸下降,同時,二手設備需求的旺盛,則表明了中小企業對未來的發展信心更強了。(長安廣播電視站 記者 詹文彬 徐光)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