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給制造業帶來的影響已經顯而易見。就受影響的深度而言,每次所謂的危機是行業優化洗牌的一個過程,應對危機的成敗取決于企業自身的‘內涵’,如果僅僅是‘黃石制造’,而不是‘黃石智造’,被動的訂單、代工等,等于把企業的生命置于別人的股掌之中。”市機械工程學會理事長、黃石理工學院機械工程學院院長尹念東坦言。
今年2月,東貝機電集團公司的國際訂單同比增加了20%。“在大形勢不好的情況下,一批企業未感到‘寒意’,反而出現生機勃勃的景象,這讓人深思。”市科技局局長王志超說,在這場金融危機中,來料加工企業無疑是受到沖擊最大的,甚至是受到致命的打擊。這說明,只有掌握了核心技術,有著自主產權的企業,才能在這樣的浪潮中立于不敗之地,而且還能產生新的機遇。
市經委縣域經濟辦主任黃志勇認為,三環鍛壓、東貝機電、華新機械等開發的一批自主知識產權產品具有行業先進水平,正是因為有了自主創新能力,龍頭企業才能做大,產業鏈條才能拉長。
然而,創業之初,企業面臨技術上的尷尬卻是驚人的相似。上世紀80年代末,東貝集團引進世界著名制冷設備生產企業——意大利阿斯貝拉公司壓縮機生產線及制造技術后,不斷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開展技術創新,構建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競爭力,成功打造出一個“東貝”神話。據東貝技術研發人員介紹,去年通過部級鑒定的lh76cy系列高效節能節材型壓縮機匯集了東貝自主研發的12項專利,其中有6項為發明專利,經國家權威機構實測,性能系數超過世界領先水平。在與高端冰箱匹配試驗中,6項主要性能指標均可達到冰箱新能效標準的1級水平。
28年前,原黃石鍛壓機床廠從比利時lvd公司引進17種液壓剪板機、液壓折彎機時,其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已接近淘汰。現在,黃鍛人不僅打造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與專利的核心競爭力,而且成就了一個在國際市場上叫響了的中國裝備制造業的品牌:中國名牌——黃鍛“ysd”!作為國內唯一生產3000噸以上數控折彎機的企業,2008年10月18日,三環鍛壓自主開發的5600噸數控制管成型機正式下線,啟運出口印度。而且,三環鍛壓集團已自主開發完成3600-6500噸系列數控制管成型機的研制。該系列設備主要是面向國家重點工程項目和支柱產業需求的重大技術裝備,創新特點顯著,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其中創新開發設計的六缸同步技術和數控加凸補償技術、折彎成型工藝數據庫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已出口到墨西哥、印度等國家。上世紀,曾向該公司輸出技術的“機械制造大王”比利時lvd公司,成為黃鍛產品在歐洲的代理商。
“在經濟全球一體化背景之下,一批低技術含量和低附加值的制造業產品,其市場空間將逐步縮小,只有走創新之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大力開發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產品,實現產業升級,‘黃石制造’才能保持在市場上的比較優勢。要通過創新擁有自己的標準、自己的品牌、自主知識產權,實現從‘制造’到‘智造’的轉變,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市發改委工業辦主任孫柏松給了企業這樣的提示。
記者 殷 婷 來源:黃石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