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到“十一五”末,我國煤機需求約達900億元。其中,新增煤機設備投資約700億元,技改和更新約需150億~200億元。而據全國115家主要煤機企業統計數據,2007年產值為496.1億元,銷售收入達480億元;2008年產值為600多億元,銷售收入達600多億元。這意味著,我國還有約300億元煤機產品的市場競爭空間,其中又以年產600萬噸以上的綜采設備需求較大。
目前,山西已提出建立全國煤機大省的目標,但國外煤機制造企業看好我國市場,紛紛投巨資建廠、擴產,國內企業也瞄準了山西的煤機需求。雖然近幾年取得了快速發展,但山西煤機行業面臨的市場競爭十分激烈。在威脅和挑戰面前,山西煤機該如何發展呢?對此,山西省機械電子工業行業管理辦公室(山西機電行辦)和山西機電聯合會近日向山西省政府提交報告,建議盡快出臺《山西振興裝備制造業的實施意見》,并建議成立山西煤機協會,以加快山西煤機業的發展步伐。
大型采掘設備需求將成主流
國務院《關于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的若干意見》指出,要“發展大型煤炭井下綜合采掘、提升和洗選設備,實現大型綜合采掘、提升和洗選設備國產化”。“十一五”期間,我國大型煤礦采掘設備機械化程度要達到95%以上,中型煤礦要達到80%以上。加之全國大型煤炭集團對中小型煤礦的兼并重組等,大型采掘設備需求量更多。
據初步測算,2007年山西煤機產值約60億元,占全國總量的12.5%;2008年約80億元,列河南、河北之后,居全國第三,占到全國總量的14%以上,預計到2010年可占到16%左右。按這一比例計算,2010年山西煤機需求可達140億元左右。
行業發展面臨雙重壓力
在國內外同行競爭的巨大壓力之下,山西煤機業的發展出現了不適應癥。
國際方面,美國國際煤機公司在佳木斯和雞西等地收購了五家煤機企業,大舉進攻我國煤機市場,美國久益也在無錫投資新建采煤機公司。
雞西煤機公司曾是我國采煤機制造業大型骨干企業,擁有近20個系列50多個品種、功率從100kw~2040kw的采煤機,產品銷往全國20多個省市的70多個礦務局,其中5種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006年,雞西煤機被美國國際煤機公司收購后,投入巨資技改和研發新產品,其目標是用3年時間將雞西煤機公司和佳木斯煤礦機械有限公司等整合打造成國際知名品牌。2007年,雞西煤機的采煤機銷售收入達4.05億元,逼近太礦的4.19億元。2008年,雞西煤機已形成“三機一架”生產能力,銷售收入達28億元。
國內方面,上海創立公司同山西三大煤炭集團合資創辦煤機銷售公司并投入生產。上海創立公司由浙江溫州一位企業家創辦,從2003年開始組裝電牽引采煤機,現已在杭州、寧波、太原和蘭州等地設立了分公司。近幾年,該公司與同煤集團、陽煤集團合資建廠,主要產品配件都在外省生產,雖然在山西基本沒有生產增量,但其采煤機在山西三大煤炭集團中的份額幾乎形成壟斷。上海創立利用同三大煤炭集團形成的所謂合作優勢,已對太礦形成巨大的挑戰。
聞名全國的民營企業三一重工已在美國、歐洲投資建廠,并在沈陽和北京投資約80億元建立煤礦機械制造工業園。該公司生產的礦用掘進機技術先進、品種多,已成為國內的拳頭產品。目前,該公司正投巨資開發大功率、大采高的硬巖采掘和連續采煤機等高端綜掘和綜采設備,逐步建立全國最大并具有世界水平的煤機研發與制造基地。
另外,中國煤炭科工集團、中煤裝備公司等大集團重組整合,也形成新的煤機生產能力。中煤科工集團是經國務院批準,由中煤研究總院和煤炭科學研究總院下屬兩家企業組成的國資委所屬大型集團,注冊資金35億元。該集團有獨資和控股企業43家,2008年銷售收入42億元,其中煤機占34億元,現已形成煤機制造、工程勘察及技術服務等綜合競爭能力。
中煤能源股份公司所屬中煤裝備公司旗下張家口公司與北京煤機廠,先后收購美國的帕森斯公司及石家莊煤機公司等,并控股西安煤機廠50%股權,形成“三機一架”的綜采研發和生產能力。2008年,該公司實現銷售收入48億元,預計2010年將達到100億元。
四項政策建議加快煤機業發展
為扶持山西煤機業加快發展,山西機電行辦和山西機電聯合會近日向山西省政府提交建議書,具體內容涉及四個方面:
一是盡快出臺《山西振興裝備制造業的實施意見》。按照裝備制造業調整振興規劃中推進裝備自主化的具體措施,落實有計劃地實現重點產品國內制造的精神,盡快制訂出臺《山西振興裝備制造業的實施意見》。其中,對煤機制造業和鐵路交通制造業要制訂更為具體的扶持實施細則,如投入資金、項目內容及扶持政策等。
二是建議組建太重煤機集團有限公司。裝備制造業調整振興規劃指出:“支持裝備制造業骨干企業進行聯合重組,發展具有工程總承包、系統集成、國際貿易和融資能力的大型集團?!睘榇?,山西省應將平陽重工機械集團公司及山西防爆電機、忻州通用公司等企業實行資產重組,形成“三機一架”綜采成套生產和銷售能力。組建方式要以上市公司為紐帶,通過控股或聯合上市的資本運作方式進行收購,形成具有實力的煤機成套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三是以太重煤機·太礦為骨干成立山西煤機協會。山西煤機企業及企事業單位現分布在五六個市及四個行業,涉及國有、民營和外資及合資企業等,急需成立煤機協會改變行業分散發展的局面。
四是盡快建立中國煤機經營市場。山西現已有煤炭和焦煤交易中心(市場),尚缺一個煤機市場。“十一五”末,山西煤機銷售將達140億元,按照煤機市場年交易額300億~400億元收取5%~7%的經營利潤及費用計算,煤機市場的年盈利可達15億~28億元,稅收將超過10億元,且每年可舉辦一次中國煤機博覽會。
相關報道: 山西煤機業正在形成比較優勢
以太重煤機·太礦為龍頭,山西煤機制造業現已在全國煤機業中形成了比較突出的經濟優勢,并建成世界一流的綜合機械化采煤成套設備制造基地。
2007年,山西省的煤機產值約60多億元,約占全國115家煤機企業總產值的12.5%。由于汽車制造業整車還未形成規模,除重型機械和鐵路機械之外,煤機制造業現已成為山西省裝備制造業的第三大機械制造業。與此同時,煤礦所需的井下運輸設備、掘進機、錨桿機、側卸式裝巖機、提升機、提升絞車等9大類煤機設備,山西都形成了配套生產能力。
目前,太重煤機·太礦已形成年產200套綜采設備的成套能力,約占全國總量的三分之一多,其工業園已成為具有世界水平的煤機制造基地。該基地在太原經濟開發區的一期工程現已建成投產,形成了先進的滾筒、齒輪加工、電氣設備和乳化液汞站生產裝備能力。
太礦大型電牽引采煤機等,在全國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2008年,太礦簽訂采煤機合同212臺,占2007年全國總量的38%。2008年,太礦采煤機銷售收入約為5億元,名列全國11家同行企業之首。
同山西省其它裝備制造產品相比,太礦采煤機在全國同行具有突出的規模競爭優勢,而同省內其它重型機械產品相比,則更具規模經濟效益。據悉,在中國煤科總院太原研究院的協同下,太礦現已開展2500kw世界最大采煤機的試制,預計今年8月份完成。 (趙加積)
來源:中國工業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