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橋紡織印染業發達,然而印染的后整理卻是一塊短板,尤其是連續性環烘技術在紹興的印染領域曾一度處于空白狀態,位于湖塘街道的紹興恒元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填補了這個空白,大大提升了柯橋區印染產業后整理的技術水平,對紹興印染產業發展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
誰曾想到,這樣一家裝備制造的冠軍企業,其實是從傳統的紡織企業轉型而來。從2013年轉行,短短5年時間就發展成集研發、銷售為一體的新興紡織機械企業,在印染后整理設備生產領域闖出了一片天地,“恒元機械”的秘訣是什么?近日,記者前往企業一探究竟。
從紡織到機械的華麗轉型
“恒元機械”是紹興恒元紡織有限公司旗下一子公司。恒元靠做針織面料起步。在幾年前,由于缺乏高檔的后整理設備,恒元紡織生產的面料都要遠赴韓國進行后整理,不僅成本大,而且生產周期長。作為傳統產業要想發展,必須進行改造提升,尋找新的出路。
為解決這一難題,柯橋恒元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茅元根在江蘇購買了一臺后整理設備,沒想到這臺設備僅僅用了一年就出現了問題。茅元根專門到韓國考察,找到了連續烘干后整理設備生產商,提出合作意向。經過茅元根的多次誠意邀約,雙方終于達成合作。于是,韓國的先進技術和專家被引進柯橋,終于成功生產出設備,填補了國內高端后整理設備的空白。本是無心插柳的機械生產,卻被茅元根做得風生水起,為企業贏得了新的增長點,使企業成功轉型升級。2017年,“恒元機械”銷售額超過了0萬元。
隨著消費者對服裝品質要求的逐年提高,對印染企業的面料后整理縮水率也提出更加嚴格的工藝標準,而恒元機械生產的連續烘干設備能夠滿足這些要求,因此許多印染企業為了滿足全球大牌服裝公司新的生產工藝標準,紛紛向“恒元機械”尋求合作,購買連續烘干設備。據了解,這種連續烘干設備效率是普通烘干機的20倍,操作只要1-2人,每天的產能在6萬米以上,還能節約熱能25%。
加強研發新產品訂單不斷
走進“恒元機械”生產車間,一臺名叫氣流柔軟拍打機的后整理設備即將下線。一旁的韓國籍總工程師文泰成自豪地介紹說,這已經是公司開發出的第二代產品,和同類產品相比,因為在設計中功能更先進,紡織品在加工后手感更柔軟。
實際上,在“恒元機械”,像第二代氣流柔軟拍打機這樣的新產品還有很多,如滾動式連續自動烘干機、震蕩松式預縮烘干機等等。如2013年開始研發的滾筒式連續烘干機,現在已經提升到了第三代。
看似順風順水的創新之路其實曾陷入“寒冬”。新產品上馬伊始,連續三年遭遇虧損,但茅元根沒有削弱斗志,在冷靜分析市場和產品定位后,選擇了堅持,并加大了研發投入,不斷開發新產品。厚積薄發的結果是“恒元機械”生產的滾動式連續自動烘干機、震蕩松式預縮烘干機因為性能優越,在2016年10月舉行的上海國際紡機展上一炮打響,從此訂單不斷。
去年年初以來,研發部門又嘗試許多新機器,今年,公司可供銷售的機器會更多。“現在工廠訂單很多,最忙的時候每天就有一臺機器下線,每臺銷售均價在100萬元以上。”茅元根介紹說,2017年,“恒元機械”銷售額超過了0萬元,預計2018年還會增加。
最近,“恒元機械”又出大手筆,德國克蘭茨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共同生產高端定型機。今后,德國克蘭茨公司將提供技術和品牌,由“恒元機械”負責生產和經營。根據合作協議,2019年恒元·克蘭茨定型機將投入生產,并逐步擴大生產規模,使恒元機械的產品向高端延伸。
來源:中國柯橋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