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潮水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經濟環境的惡化,更能檢驗出一個企業面對困境的能力。營收凈利下滑,流動性風險上升,股權質押比例不斷攀升,收購的弊病逐漸顯現,哪一個會成為壓垮企業的最后一根稻草?
飛樂音響 ppp模式的犧牲品
8月份飛樂音響公布上半年業績預告時,曾預測上半年虧損約4億元,而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營業額8.12億元,同比下降50.80%;凈利潤虧損8.28億元,同比下降587.81%,單第三季度虧損就達到4億元,虧損幅度增長之快令人咂舌。
導致飛樂音響業績大變臉最主要的原因是國家ppp項目政策變化及市場流動性持續收緊。眾所周知ppp模式以資金規模龐大和回款周期長而出名,在經濟下行之際,國家基建工程數量減少導致飛樂音響工程項目承接大幅減少,而去杠桿政策又導致銀行貸款難度上升,企業融資越來越難,成本也越來越高。兩方面政策影響下,導致飛樂音響不但市場份額不斷萎縮,資金鏈缺口也逐漸擴大。
11月下旬,飛樂音響曾收到大股東母公司1.5億元的財務資助,但對于巨額虧損而言只是杯水車薪,無奈之下只能將車庫照明等項目債權估值2億轉讓。即便如此,還是無法填補業績造成的巨大虧空,2018年的年報,只怕是不那么好看了。
值得一提的是,飛樂音響此前并購帶來的15億元商譽面臨減值風險,加上子公司資產減值計提2.3億元,這對于本已陷入困境的飛樂音響而言,無疑又多了一層陰影。
萬潤科技&聯建光電 國資兜底清場收購散落的一地雞毛
11月15日,萬潤科技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李志江、羅小艷、李馳及其一致行動人羅明、黃海霞、羅平、李志君、胡建國將其合計持有的萬潤科技1.82億股股份作價9.51億元轉讓給宏泰國投,宏泰國投將持有萬潤科技20.21%的股權,公司實控人將變更為湖北省國資委。
3年耗資26億,近乎瘋狂的外延式跨界擴張,給萬潤科技帶來業績的快速增長外,也埋下了承諾業績能否達標、商譽減值等風險。隨著收購步伐的推進,萬潤科技主營業務也逐漸被淡化,2018年上半年,曾經的主營業務光源器件營收僅2.31億,營收占比僅10.90%,業務營收7.66億元,占比35.55%,廣告傳媒業務營收13.89億元,占比64.45%。
收購一家企業并利用這家企業收購下一家的模式本就相對冒險,為資金鏈埋下了風險的種子,最終在股價大跌時引發連鎖反應。
同樣被收購拖入困境的還有聯建光電。五年間,聯建光電先后并購、參股了10多家營銷服務領域的公司,形成了從營銷策劃、品牌公關到線上線下媒體投放、營銷活動和互聯網自媒體營銷等營銷全產業鏈的布局,欲以此實現向數字營銷的轉型。業績對賭的收購模式,導致對收購標的企業缺乏深度整合,而承諾兌現無望,最終讓其與子公司股東走到對簿公堂的地步。
12月17日,聯建光電與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人民政府、中天鴻遠資產管理(深圳)有限責任公司簽訂了《股權投資框架協議》,由中天鴻遠成立總規模為4億元的專項基金,以增資方式投資公司旗下數字顯示設備業務板塊全資子公司聯建光電有限公司以及深圳市易事達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易事達”),進而分別獲得聯建有限和易事達部分股權,數字顯示設備業務板塊將設立北方區域總部,并建立生產線,實現規?;a。
從對外公布的協議來看,政府似乎也希望聯建光電重點放在其原來的主營業務經營上。
德豪潤達補貼潮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
隨著led行業不斷發展,政策的傾斜力度也逐漸減少。尤其近兩年,國家對于led行業的補貼策略,從大水漫灌逐漸過渡到有的放矢的精準投放,補貼主要集中到技術含金量相對較高的芯片封裝領域。根據阿拉丁照明網此前對公開數據的統計,1-10月led企業所收到的政府補貼,九成以上都集中在芯片封裝領域。
芯片領域,三安光電在國內的龍頭地位已經確立,業績表現、擴張速度以及技術優勢都領先于其他同行,對政府補貼金額的爭取更勝同行,再加上華燦光電和木林森這兩大補貼大戶,三家企業的補貼金額已經占去led行業補貼的絕大部分。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