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過去的2018年,是深圳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創意城市網絡認定為“設計之都”的10周年。從2月的深圳創意設計新銳獎,到4月的深圳設計周暨深圳環球設計大獎,再到11月的深圳國際工業設計大展,今年深圳有關設計的活動不斷,“創新之都”為何如此在意“設計之都”的稱號,設計、特別是工業設計領域的創新對于推動深圳經濟特區在新一輪改革開放中實現高質量發展,對于中國的制造業迎接萬物互聯的人工智能時代有何意義呢?光明日報記者日前專訪了深圳市政協常委、市工業設計行業協會會長、三諾集團董事長劉志雄。
全球首款裝指紋生物識別傳感器的筆記本
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工業設計
談到設計在工業中的應用,很多人想到的只是產品的外觀,劉志雄指出這是一個認識上誤區,可以說整工業鏈條上的各個環節都與設計有關,設計已經進入工藝流程和生產過程,生產的效率、產品的外觀、新材料的應用、產品的差異化、產品的節能環保性能、用戶界面等等都與設計有關。劉志雄認為,所有產品的用戶感受都來自兩種力量的驅動,一是技術力,如產品中所使用的關鍵芯片和系統軟件等核心技術,二是設計力,只有技術而不根據應用場景進行設計是無法形成產品的,從產品的外觀到品牌到形象識別系統(pi)都需要精心設計。很多國際知名品牌的形象識別系統都非常成功,例如蘋果手機和寶馬汽車,一看外觀就知道是這個品牌的產品,設計能給人帶來美的感受,就連生活方式也是設計出來的。
劉志雄說,低質量發展往往就是生產標準化、產品同質化,懶于進行設計和創新的廠家互相模仿、惡性競爭。而設計拒絕平庸、拒絕同質化,能夠以最方便、最直接的手段讓產品提高附加值,讓產品擁有更好的品牌路徑和更好的用戶滿意度,從而助力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設計力要與產業力結合,設計不能與產業脫鉤,設計要成為產業的一股力量,只有技術力和設計力同時發揮作用才能驅動企業實現創新發展。技術創新能與設計創新的交互融合或將產生顛覆性的應用場景。
4個維度的設計創新戰略
在劉志雄看來,設計創新共有4個維度:1.0維度指的是產品設計,讓產品走差異化的發展道路;2.0維度指的是戰略設計和商業模式設計,例如三諾在全球獨創的opm(原創產品策劃設計提供商)商業模式;3.0維度指的是組織設計,企業打破傳統封閉的組織架構,通過共享、跨界,構建完整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4.0維度則指的是社會轉型設計,助力政府聚集全球創新力量。
充滿設計感的智能鬧鐘
劉志雄說,設計1.0、設計2.0只是企業自身行為,設計3.0是產業行為,而設計4.0則是社會行為,產品、用戶、組織、社會這四個維度可以交叉互動,共同構成“設計創新驅動”戰略。隨著工業 4.0 的到來,物聯網和人工智能時代,產品會趨于定制化、個性化,今后工業設計的作用會越來越重要。在新時代必須堅持“設計原創”精神,以設計思維驅動企業創新發展,以技術創新和設計創新為引領,不斷探索和創新企業的發展模式。從“產品、戰略、組織、社會”四大維度,打造“設計創新4.0”戰略,打破傳統封閉的組織架構,構建完整的創新創業創投生態系統。
深圳“設計硅谷”未來可期
劉志雄認為,現在深圳最缺的不是新技術,而是將這些技術成功催生為產品和商品的能力與平臺。為助力深圳實現高質量發展,他和三諾集團將發揮多年來在工業設計領域積累的優勢,和協會、政府一起推動深圳“設計硅谷”的落成。通過吸引全球創新人才、創新資源、并與深圳自身的產業鏈生態優勢緊密結合,讓原創技術落地并轉化為可產業化的產品及商業化用品,實現“1到100到10000+”產業化發展,“設計硅谷”將成為一流的產業對接和設計成果轉化平臺。這一構想如能實現,一方面可以為深圳及粵港澳其他區域提供更為優質和專業的工業設計公共服務,推動高端工業制造從苗圃到孵化最終實現產業化加速的鏈條式發展。另一方面也可通過布局完整的設計產業鏈、集聚眾多國際設計大師與機構、吸引強大的創投金融力量,來構建出一個國際級的設計生態集聚地。
來源:光明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