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智能叉車第三產業園一期工程6日順利投產,該產業園總投資3.5億元,占地242畝,全面達產后,將形成年產3萬臺叉車的產能,年產值將達24億元。
近幾年來,山河智能依靠自主研發,從內燃叉車起步,切入工業車輛市場,迅速成為叉車領域的新銳。作為湖南工程機械產業版圖中的新銳之師,該叉車產業園的投產意味著山河智能在競爭激烈的工程機械市場找到了進軍工業車輛的蹊徑。
作為物料搬運中應用最廣泛的工業車輛,國內叉車生產處于嚴重的&ldquo不飽和&rdquo狀態,近幾年在中國的銷量年均增長超過30%,按中國去年約12萬臺的產量計算,國內叉車產量僅占全球產量的12%左右。
山河智能的高管告訴記者,目前國外對電動叉車的需求量已經占到了工業車輛的50%以上,發達國家甚至更高,而我國的電動叉車目前占比僅20%左右。據悉,2008年,叉車業務只占山河智能銷售收入的5%,但自2009年3月份實現批量生產以來,叉車產品的銷售、回款逐月大幅提升,尤其是大噸位及電動叉車的銷售特別搶眼,預計在公司全年銷售收入的占比將達到1/4左右。
目前,山河智能自主開發出8個系列50多個品種,并已實現批量出口。山河智能叉車項目第三產業園的搬遷投產,為公司叉車產品提升產能和擴大出口奠定了基礎。
中銀國際的研究報告指出,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具有成本優勢和規模優勢,產品性價比高,出口空間廣闊,2009年工程機械出口已見底,預計2010年出口增速可達20%以上,特別是推土機和叉車的出口恢復值得看好。
記者張冬萍 瀟湘晨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