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旗衛的發明創造之路,就是一部艱難創業史。他的故事提醒人們: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
&ldquo要實干,發明家一定是個實干家。實干興邦,空談誤國。學工科的學生,假期應到工廠去實踐,在實踐中學習,效率會更高。&rdquo昨天上午,在省知識產權局舉辦的十大專利發明人進校園的活動中,沈旗衛不忘以他的發明創造經歷為大學生勵志。
沈旗衛是海南豐興精密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其公司通過研發已申請26項專利,其中有7項已獲得了授權。這些專利為沈旗衛和公司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公司從沈旗衛初創時的一名老板和一名保安,發展至今已擁有多家分公司,兩千余名員工,每年產值近億元。
沈旗衛出生于一個非常貧寒的家庭,1981年畢業于浙江機械工業學校機械制造專業,雖不是名校工科生畢業,但沈旗衛特別勤奮,善于琢磨。1998年,他憑著自己在多年工作實踐中掌握的精湛的微型螺釘加工技術,到洋浦開發區創辦海南豐華精密機械有限公司(現公司的前身),致力于生產高、精、尖精密機械。
&ldquo當初創業時,我只帶了一位保安,在洋浦新都購買了30畝土地,開始招兵買馬搭建廠房。&rdquo沈旗衛說,創業非常艱辛,為了省錢,他自己在廠房內動手架設電纜、自己加工龍門架,硬是4個人完成了整個工廠的電纜鋪設。
公司運行穩定后,沈旗衛馬上把精力投入到科研創新上來。原來一些微型螺釘的螺紋加工以及螺釘頭部一字槽的加工靠手工送料,一個個地加工,微型螺釘的價格本來就很低,這樣做更是費時費力。要是從國外進口微型螺釘搓絲機又價格高昂,還附帶不合理的條件。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沈旗衛帶領一支精干的研發隊伍,吃住在車間,經過一次次失敗,終于成功開發出了微型螺釘搓絲機和微型螺釘銑槽機,并獲得專利。微型螺絲搓絲機的發明,每年能為公司節省成本185萬元。
&ldquo創新首先是觀念創新,然后是技術創新。&rdquo沈旗衛在發明創造的道路上,一刻也不敢停歇。搓絲板專有技術、小孔清洗工藝、易切高碳鋼退火無氧化工藝、微型零件銑方機等等,一項又一項新的發明不斷在實踐中誕生。
在沈旗衛向大學生們講述其艱辛的創業歷程時,學生們都被感動了。有學生現場就問他:&ldquo我們現在只是專科生,畢業后就業都很困難。請問您的企業愿意接受專科生嗎?&rdquo
沈旗衛快語回答:&ldquo我就是專科生。英雄不問出處,關鍵是看你的能力是否勝任工作崗位,能不能在這個崗位上有所創新。&rdquo沈旗衛說,像人的成長一樣,豐興精密也是在不斷成長壯大的,他建議學習工科的大學生們,要吃得苦中苦,一定要到實踐中學習,去增長知識。
沈旗衛告訴記者,雖然他名下的公司已經擁了許多專利,但他并不滿足于眼前的成績。&ldquo我們的目標更大!&rdquo沈旗衛說,豐興精密公司已成立了技術中心,并與廣東工業大學、海南大學協作進行科技研發,希望豐興能插上科技的翅膀,在實業報國的征途上越飛越高,越飛越遠。
主要專利簡介:
微型螺釘搓絲機&mdash&mdash&mdash通過對傳統手動加工設備的改造,使其在微型螺絲搓絲上實現自動化大規模生產,生產效率比傳統方式提高10倍。
小孔清洗工藝&mdash&mdash&mdash將微型盲孔零件浸入一種有機溶液中,并通過高速離心機保持一定的速度旋轉數秒鐘,從而完全清除盲孔中的臟物。該項工藝與傳統工藝相比,降低成本20%以上,能清洗0.3毫米以下的盲孔。
來源:記者 范南虹 海南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