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鋼鐵生產商現正開始急踩煞車,以因應短期需求黯淡的前景。根據國際鋼鐵協會,11月全球年率化鋼產量大減至14.05億噸,為今年最低水準。
11月全球粗鋼產量較上年同期僅增1.1%,增幅遠低于10月的6.2%;業界產能利用率降至兩年最低點73.4%。產量疲弱的趨勢在非洲和大洋洲已有段時間相當明顯,反映了北非的政治動蕩及澳洲生產商業務的大規模重組。非洲方面,1-11月產量累計減少15%;同期大洋洲產量則下降9%。但在整個鋼鐵業界,非洲和大洋洲不過是微不足道。
中國經濟放緩,而歐洲經濟似無可避免會再陷衰退,這兩個因素綜合在一起正左右著全球趨勢。
11月中國鋼產量實際上較上年同期下滑。盡管只微跌了0.2%,但仍是今年以來首次出現下滑,而就在9月產量增速還在兩位數。此外,這種減速狀況似乎仍在持續,從發布頻率更高的中鋼協數據上就可看出。中鋼協數據顯示,12月上旬的鋼產量折算為年度產量為6.11億噸,低于11月下旬產量所折算出的6.15億噸。當然其中也有季節性因素,由于冬季來臨,且今年農歷新年假期落在1月,中國鋼廠降低了生產步伐。
國際模具及五金塑膠產業供應商協會秘書長羅百輝指出,鋼鐵產量下降主要是中國經濟總體放緩的體現,尤其是信貸狀況緊張,且政府試圖擠壓城市中的投機性房地產泡沫。中國的房地產開發增速已從今年1-7月的33.6%放緩至1-11月的29.9%。房價漲幅正在回落,11月新建住房均價連續第二個月出現回落。雖然這對于中國經濟的長期健康發展是好消息,但卻對短期鋼鐵行業前景不利,因該行業與建筑業的表現休戚相關。
政府推動建設更多保障性住房的努力,也許會對長材生產商帶來些許寬慰,但仍不足以抵消住房建設活動整體放緩趨勢的不利影響。由于政府誓言不會放松調控力度,中國鋼鐵生產短期內不會得到很大的提振,尤其是在建筑業疲弱的同時,制造業亦在放緩,且出口前景趨于黯淡。
國際方面,歐盟國家11月鋼鐵產量較上年同期減少2%,為連續第二個月下降,因越來越多的歐洲廠商減產。當然,地區內也不乏亮點。其中,意大利的表現就十分突出,其產量增幅仍為雙位數,11月同比增長12%。與之形成對比的是,本地區鋼鐵生產大國--德國產量下降,11月同比下降10%。今年1-11月期間累計同比增幅僅為1.5%。上月奧地利,比利時,盧森堡,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西班牙,瑞典和英國的產量亦出現下降。歐洲鋼鐵產業的疲弱狀況似乎還波及到臨近的俄羅斯和烏克蘭等地,其11月產量亦較上年同期下降。與中國一樣,短期內回暖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市場形成了一個越來越強烈的共識:歐盟即便沒有陷入衰退,也正在走向衰退。現在只是衰退程度會有多深的問題。這個問題的答案要看歐洲領導人能否阻止歐元區信貸危機的擴散。而答案似乎是明擺著的。。。。。
轉自》》中國制造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