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未來體操比賽裁判也許是激光和人工智能
【手機中國新聞】和其他體育項目相比,體操顯得更加特別——既是藝術,也是科學。當運動員完成他們精心排練的翻轉和跳躍時,評委會根據體操運動員身體的精確動作來獎勵或扣除分數。為確保比賽公平,組織者通常依賴訓練有素的裁判。現在,國際體操協會已同意將富士通開發的激光雷達技術納入未來的比賽,幫助評委評估選手的表現。該組織計劃到2020年實現全面自動化評分。
富士通“骨架識別技術”
體操嚴格的評分規則要求裁判員仔細評估體操運動員在完成動作時關節的角度,例如膝蓋和肘部。但是富士通體操項目資深專家shoichi masui表示:“人眼無法準確測量關節的彎曲角度”。因此,完全相同的動作可能會得到不同的分數,他表示,即使裁判試圖保持公平,這看起來也像是偏見或偏袒。富士通裁判支持系統旨在通過使用激光雷達技術跟蹤運動員在比賽期間的關節角度,將這種可變性排除在外。在場邊設置的激光雷達捕捉運動員反射的光線并測量反射,以創建顯示體操運動員身體輪廓的三維圖像。然后由人工智能系統——富士通稱之為“骨架識別技術”來確定各種關節的角度:例如肘部、膝蓋和肩部。
在每次體操運動員完成動作后,系統可以立即將關節角度信息傳遞給評委,以幫助評委確定運動員的最終得分。masui表示,新系統的目標誤差小于±1厘米。他補充表示:“我們的最終目標是通過在該系統中增加技術識別和演繹判斷,自動化地評判分數。”
首先,該系統的關節識別部分將在國際比賽中進行測試。11月20日,國際體操聯合會(fig)宣布將在即將舉行的世界杯賽事中對該系統進行試驗,并計劃在2019年世界錦標賽的比賽期間推出該系統。到2020年,fig希望實現完全自動化的評分,不過masui表示該計劃不是要取消人類評委,而是要用這個新系統來支持他們。
這個項目源自三年前的一句玩笑話。在2015年與富士通會面后,fig總裁morinari watanabe表示:“在2020年的東京奧運會上,說不定會由機器人為體操打分!”富士通團隊認為應該接受挑戰。他們開始研究3d感應技術在體育領域的應用潛力,將激光雷達與人工智能系統連接起來,看看有什么可能。
在開發了該系統的早期版本后,富士通與日本體操協會合作,用它來評估日本精英體操運動員的表現,以此對其進行培訓和改進。(masui表示人工智能建立在“深度學習和優化方法”的基礎上,但沒有透露更多細節。)該團隊在2017年蒙特利爾世界錦標賽上進行了首次現場測試,挑戰很快就顯現出來了。 masui表示:找到合適的位置安放傳感器比預想得更困難,位置不僅要滿足富士通系統工作所需的特定范圍和視角,還必須避免干擾電視廣播和官方打分活動。但他們在蒙特利爾解決了這個問題,并于一年后在2018年10月底開始的多哈世界錦標賽上完成了技術驗證。
來源:鳳凰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