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河南多地深陷“霾伏”。根據河南省環境監測中心20日16時aqi數據,除鶴壁輕度污染外,河南其余17個省轄市全部出現重度污染天氣,其中許昌、周口、開封、南陽、駐馬店、濮陽、平頂山、鄭州aqi值超過300,出現嚴重污染。12月20日22時鄭州發布重污染天氣紅色預警,并立即啟動ⅰ級應急響應。鞏義市從12月20日22時發布重污染天氣紅色預警,并立即啟動i級應急響應,全市所有工地停止施工。
ⅰ級應急響應減排措施其中包括電解鋁、氧化鋁行業降低所有污染源排放總量的50%(以在線監控數據計);水泥、耐火材料、棕剛玉、磨料、白剛玉行業停產;碳素行業按計劃實施停產。牽頭單位:市環保局、市工信委 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
重污染紅色預警相關影響
據了解,現下只有河南鞏義市加工企業反饋受到的影響比較大,因有熔鑄爐子的相關企業由于政府對環保要求,必須停爐影響到電解鋁采購,進而影響升貼水,但僅是影響河南當地鋁錠的升貼水。
碳素企業方面,基本仍按此前2018年11月16日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印發河南省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的通知》的標準,按照不同天氣預警級別,進行不同程度的限產。通俗的說就是 “看天吃飯”。達到超低排放改造的碳素企業,按照黃色預警所有污染源排放總量減少20%,橙色預警所有污染源排放總量減少30%,紅色預警所有污染源排放總量減少50%的標準執行。未達到要求的直接停產。除此以外,進入采暖季后,碳素企業本身就按照政府要求部分限產50%部分直接停產。故而后續的重污染天氣預警是雙重限產要求,實際對整個碳素市場影響較為有限。
今年以來,河南鋁企可謂多災多難,在遭受了冬季限產后,現又將遭受重污染天氣帶來的影響,此外,環保、電價、煤價、氧化鋁資源優勢消失等因素影響,曾經一度輝煌的河南電解鋁企近幾年來步入下坡路,產能產量逐漸下滑,而當前鋁價大幅下跌之下,電解鋁企業生存現狀也較為困難。
河南電解鋁行業輝煌已過 產能逐漸萎縮
河南鋁工業起步于上世紀50年代后期,2003年,是河南電解鋁最輝煌的年份,企業數量達到歷史峰值有21家,產能一度達到485萬噸,產量393萬噸,占全國比例接近25%,產品輻射全國各地。河南依托鋁土礦起步,沃養省內氧化鋁企業。隨著發展的變遷,河南鋁土礦問題日益加劇。礦石品位快速下降,環保治理趨嚴以及歷史遺留問題導致上游鋁土礦供應嚴重不足。河南電解鋁行業經狂歡過后,不但面臨著資源優勢喪失,同時還飽受產能過剩的重壓。2010年之后電解鋁企業優勢逐漸消失,并且產能下滑趨勢明顯,截止到目前,河南電解鋁企業只剩下6家,產能下降至316萬噸。
9月20日,河南省長陳潤兒調研鞏義鋁工業正式提出了“減量”的概念。劉立斌會長(河南有色金屬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告知,省長會議結束后,協會方與骨干電解鋁企業負責人研討貫徹省長講話精神,已考慮將電解鋁“轉出去”。目前三家企業已委托協會做相關考察的前期工作,電價是甄選轉移地區的第 一要素,主要考慮省份有內蒙、云南等地。
河南電解鋁企業業績大降
鋁行業去產能“高壓”迫使全國鋁企經歷著從存量優勢向結構優化的蛻變。然而,電價、煤炭等成本上漲、冬季限產、市場環境惡化的重重陰霾依然籠罩著這些鋁企,部分鋁企經營出現巨額虧損,這個冬季對于鋁企來說或是迄今為止最難熬的寒冬。
擁有煤電鋁全產業鏈的大型現代化國際企業-河南中孚實業,該公司最近發布的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經營業績大幅虧損,營業利潤-9.12億元,凈利潤-7.16億元,其中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4.17億元,同比下降403.73%。
焦作萬方發布的業績報顯示,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5,263,609.41元,同比下降152.59%。
神火股份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7,230,860.30元,同比下降67.18%。
國內鋁企面臨的難題
1. 產能過剩
作為支撐中國新型工業化,尤其是戰略新興產業,以及“中國制造2025”的關鍵基礎金屬材料,自建國以來,在國家的大力扶持下,鋁工業實現了高速發展。但隨著投資的過度,電解鋁產能急劇膨脹,自2001年中國取代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電解鋁生產國后,產量一直保持世界第 一。而與高產量相對的是,行業產能利用率的逐年下降,尤其是自2012年以來,電解鋁產能利用率長期處于70%左右低位徘徊。電解鋁產能嚴重過剩,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產需失衡,價格斷崖式下跌,導致國內電解鋁企業的盈利狀況明顯惡化。
2. 成本偏高(尤其是電力成本)
電解鋁工業是電力密集型產業,對能源---電力的需求量很大,鋁有“固定電”之稱。據統計,近年來電費占鋁錠成本比例的世界平均水平為22.5%。其中亞洲35%-40%、歐洲21.18%、美洲23%、大洋洲23.8%、非洲24.5%。氧化鋁成本約占鋁錠生產成本的40%-50%,相對于氧化鋁短缺而電解鋁生產規模較大的國家而言,國際氧化鋁價格的波動都會影響其國內電解鋁的生產成本。這兩項成本占電解鋁成本的一半以上,甚至可以達到70%,成為影響電解鋁成本的主要因素。
在電力方面,電解鋁企業用電主要分自備電和國家電網兩種,國家電網收費一般比自備電費價格高一倍多。中國主要的電解鋁企業均以自備電為主,以火電居多,所以用電價格一般隨煤炭價格而波動。煤炭價格近一年來不斷上漲,到2016年末開始維持在高位,2017年4月開始小幅回落。整體來看,電解鋁用電成本隨煤炭價格上漲而上升。除自備電外,中國約有25%左右的電解鋁企業不具備自備電的能力,而采用國家電網。河南地區煤炭資源相對較少、運費成本高促使煤炭價格水漲船高,部分電解鋁企業需繳納8分/度的過網費對生產成本雪上加霜。
來源:上海有色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