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了2018年度流通領域玩具商品質量抽查檢驗情況的通告,本次抽查檢驗判定44款玩具監督總體不合格。涉及的主要問題為:機械物理性能、化學性能、標識和使用說明等項目。
在公告中發現,本次抽檢共有28款玩具商品機械物理性能不合格,19款玩具商品化學性能不合格,4款玩具商品標識和使用說明不合格。
機械物理性能:機械物理性能不合格項目類別數為9類,包括:可預見的合理濫用、材料(膨脹材料)、小零件、擠壓玩具、搖鈴及類似玩具、小球、*、突出物、剛性材料上的圓孔、活動部件間的間隙。
化學性能:化學性能項目包括增塑劑和特定元素遷移兩類。
廣東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已依據《產品質量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對不合格商品銷售者實施了行政處罰,同時將采取多項措施督促全省銷售者對相同標稱商標相同型號不合格商品予以退市、依據消費者要求對已銷售的玩具商品予以退貨。對于未采取停止銷售不合格商品及依據消費者要求退貨措施的,市場監管部門將依法予以查處。
增塑劑是一種高分子材料助劑,其種類繁多,多應用于塑料加工(尤其pvc塑膠),可使塑料柔韌性增強,但是增塑劑也存在巨大安全隱患:
增塑劑屬于環境荷爾蒙,由于嬰幼兒有將玩具放入口中感知的特性,玩具中增塑劑超標,很容易造成嬰幼兒體內荷爾蒙分泌異常,引發激素失調,有可能導致兒童性早熟,對生殖系統造成影響。
來源:環球塑化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