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18日發布的70個大中城市房價指數,在全國房價持續下行1年多后,意外地勾畫出了一個房價降幅收窄、購房熱情回升的5月。
而如同傳染一般,多家媒體和所謂的專家紛紛跟進,大肆渲染濟南出現&ldquo看房團&rdquo、北京房屋過戶重現排隊以及多家知名房企豪擲千金頻頻拿地,延續了兩年多的&ldquo史上最嚴厲&rdquo房地產調控,似乎就要在這個溫暖的夏季雪化冰消。
真的是這樣嗎?的確,國家統計局和住建部的數據都顯示,房地產市場從3月份起便顯示出逐漸回暖的跡象,比如我省的青島,新房價格從3月份環比下降1.2%、4月份環比降幅1.6%,一下子縮水到5月份的環比降幅0.1%,價格反彈的跡象十分明顯。
但住建部通過調研發現,近期樓市銷售回暖、價格回升,源自春節后房地產開發商順應市場變化,打折促銷、以價換量的力度加大,再加上商業銀行放貸速度加快和貸款利率下降,部分購房需求得到了釋放。從成交結構看,不少項目首次購房比重超過70%,自住性的剛性需求是此次銷售回升的主力,當&ldquo以價換量&rdquo達到一定程度后,部分開發商減小了房價折扣,從而帶動房價水平小幅攀升。正如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房地產市場監管司副司長張小宏所分析的,這應該是市場回歸正常的表現,不能簡單用&ldquo回暖&rdquo兩個字來概括目前的現象。
事實上,除了住建部的權威分析,房地產市場并未重回報復性漲價&ldquo前夜&rdquo,還有更多的信息作證:6月8日央行對存貸款利率的下調,以及多項鼓勵經濟發展的利好政策,其最大的目的是為應對宏觀經濟的不斷下行,以更為寬松的貨幣供應和政策環境,為經濟增長創造時間和空間。將這些作用于整體宏觀經濟的政策調整,簡單看做是對樓市的刺激和利好,顯然有&ldquo自作多情&rdquo之嫌。更何況,14日和18日央行以及住建部專門強調,個別媒體報道的房貸利率下調和房地產調控政策松動是有意曲解政策意圖,有市場炒作之嫌。
應該看到,眼下不斷出現的對各種房地產運行情況的曲解和夸大,很有可能是少數利益群體的炒作。畢竟只有一個頭腦發熱、盲目跟風、買漲不買跌的非理性市場,才會給少數人興風作浪的機會;而這,正是國家下大力氣,用兩年多時間進行嚴厲宏觀調控所要堅決摒棄的。
眼下,隨著房地產調控進入第三個年頭,房價逐漸探底、樓市日益回歸理性的趨勢正加速明朗,而越是在房地產調控將要取得階段性成果的關鍵時期,就越是要警惕少數人以&ldquo非常規&rdquo手段夸大樓市&ldquo回暖&rdquo現象,相關部門除了及時發布權威信息澄清虛假信息之外,更應該繼之以強力而明確的行動回應,以免來之不易的調控成果,再度淪為&ldquo空調&rdquo。
來源:中新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