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超盟數據創始人&ceo李思賢:人工智能推動零售行業線上線下融合 近期,由京東數字科技戰略投資
原標題:超盟數據創始人&ceo李思賢:人工智能推動零售行業線上線下融合
近期,由京東數字科技戰略投資部與jddnews共同打造的“線上+線下”行業交流會“jdd分享會”在京東總部舉行。超盟數據創始人&ceo李思賢應邀分享了零售便利店將取代大賣場成為新零售核心、數字化產品將為零售企業降本增效、創新企業處理數據本身就是在構筑壁壘和人工智能推動零售線上線下融合等觀點看法。
一、零售小業態將成為未來零售產業的核心,市場急需落地快、見效快的數字化產品
新零售一直都是近幾年的熱詞,很多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也落地于零售領域里,它們會給未來零售產業帶來怎樣的變革?
李思賢:目前在零售行業,大賣場銷售業績的下滑十分明顯,按照這種趨勢發展退出歷史舞臺終將是必然。10年以后,一站式的購物中心以及零售小業態(如便利店、社區生鮮)將會成為主流。其中,零售小業態因其深入消費人群、便利性強、成本低、區域化明顯等特點,正處于明顯上升期,市場規模不斷增大。根據ccfa的數據推斷,未來5年內將會有至少50萬的連鎖門店增長空間,但是國內與拓店速度相匹配的人才的空缺卻是非常大的,同時培養人才所需的時間、成本也是巨大的,這就給數字化、ai人工智能提供了機會。目前大量第三方公司,停留在對便利店的貨品、貨柜、流程甚至天氣等數據做分析和數據可視化產品來輔助企業做決策,但這些產品存在著落地困難、效果不明顯、對人工依賴性強等不利特點,無法真正的解決企業業務問題、形成閉環。市場上急需可以快速落地,切實幫助企業解決問題并且能短期見效的數字化產品。
二、數字化產品應幫助零售企業降本增效
線下數據公司如何驅動企業的生產經營?
李思賢:通過對零售小業態的市場調研發現,限制連鎖便利店快速拓張的根本原因在于企業供應鏈效率過低,跟不上成本增加的速度,所以如何用數字化手段優化零售小業態的供應鏈是企業降本增效急需解決的問題。從供應鏈環節來看存在店長每天要花2-3個小時做補貨動作、不同店長的補貨水平參差不齊、由于店長忘記訂貨、核心單品的缺貨等痛點。零售賦能可以訂貨、分發、汰換、排面四個場景入手,產品應具有操作簡易、落地效率高、見效快、效果不斷優化等特點。
三、數據本身就是科技公司的壁壘
線下場景多、細、雜,如何有效數據獲???在眾多線下數字化公司中,又如何構筑壁壘?
李思賢:目前國內做數據對接一般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erp系統之間打通,但中國的erp種類繁多且多數難以兼容,數據打通無法實現;第二種是對接erp企業的數據庫、去讀取各種數據庫,快速復制,快速對接數據,每個企業的erp系統和業務模式如何寫進數據庫,這需要通過大量機器學習完成。除了erp系統還有crm系統、wms系統、支付系統等各種數據來源,線下數據來源眾多,且數據存在大量噪點、污染源、污染點等特點。超盟數據通過監控、運營、算法調整、評估環節,對數據進行清洗,清洗完成后這些數據本身就為公司構筑了壁壘。
線下數據公司想要在領域里建立自己的壁壘要從四個方面著手:一是技術優勢,區別于其他公司的技術特點和應用方法,追求技術領域里的效率最大化和成本最低化;二是專業優勢,將技術和業務精準匹配融合,強化落地性;三是數據優勢,在領域里建立自己獨有的全量數據庫做基礎;四是人才優勢,團隊發展要跟上市場快速節奏變化的步伐。
四、獨有的商業模式就是創業公司的變現方式
線下數據公司如何變現?
李思賢:流量變現、數據變現等詞匯近期也是媒體和市場對新技術企業的關注點,變現的關鍵點是商業模式,各第三方數據公司也都在探索新的商業模式。超盟數據正在跑的商業模式就是做數據變現,將已經構建起的線下零售小業態數據庫應用于ai人工智能產品中,提升企業供應鏈效率,按照效果付費。商業模式在于用ai提供創新服務,滿足企業服務標準差異化運營,不盲目的跟從他人的商業模式,選擇適合自己的模式,要讓變現模式適應業務,根據業務去調整、優化變現模式,打造出可以規?;瘡椭频?、屬于超盟數據的獨特商業模式。
五、人工智能等技術促進線上線下融合
零售線上、線下如何實現數字一體化?
李思賢:未來線上與線下公司的界線越來越模糊,并處于不斷的融合統一的過程中。融合體現出一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這個過程包括三個層面,一是線下的公司轉變思維方式,融入到線上的生態環境中去,認識到線上流量、數據帶來的經濟價值,將線下門店孤島用線上的方式連接起來;二是線上的公司轉變思維方式,認識到線下實體門店客戶體驗感和縮短與客戶距離的重要性;三是像盒馬鮮生、便利蜂這樣的線上線下界定模糊的新業態模式的產生,以自有的商業模式影響整個新零售產業的發展,促進線上線下融合。
來源:鳳凰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