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是中國內陸核心區域,境內水能資源十分豐富。全省5公里以上河流5341條,總長9.0萬公里,年平均降雨量1450立方米,每年平均水資源量1689億立方米,由于河流自然落差較大,水能理論蘊藏量1570萬千瓦。
為充分利用水能資源,多年來湖南省委、省政府,湖南省水利廳非常重視小水電的發展,并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扶持小水電開發的相關政策,把小水電發展作為促進當地經濟,增加地方財政收入的支柱產業來抓,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據統計,到目前為止,全省共有6850家農村小水電站(不含國有和國有控股水電站),涉及14個市州,94個縣區,總裝機610.88萬千瓦,通過以山場,土地,勞力等多種形式入股,現共有小水電從業人員近10萬人,其中技術人員2.24萬人,小水電年發電量198.87億千瓦時,占全口徑水電發電量(485.3億千瓦時)的40.98%,年創產值83.16億元,上交稅金7.45億元,形成固定資產526.73億元。
針對湖南農村小水電產業發展,《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日前走訪了湖南省邵陽市城步縣,永州市祁陽縣,株洲市炎陵縣和茶陵縣。
記者在城步縣采訪時,湖南省小水電企業協會會長,某小水電站企業負責人張優閑介紹說,城步小水電站大多修建在深山峽谷的偏遠山區,全縣136座水電站年產值近3億元,上交財稅4000多萬元,占全縣財政收入20%左右。全縣小水電站的發展不僅改善了當地的生態環境也推動了當地加工業,種植業,養殖業的發展,活躍了農村經濟。如修建了鄉村公路156公里,其中公路硬化85公里,方便了山區群眾出行和生產生活及物資產品的運輸。修建了河堤40公里,保護了基本農田上萬畝,修建了水壩200余座,增加了農田灌溉面8000余畝,修建了橋梁50余座,解決約2萬名群眾的過河難問題。
炎陵縣地處湖南與江西井岡山交界,工業資源稀缺,水利資源豐富。十多年前,在國家對小水電站大開放時期,原浙江麗水市電力職工周云春趁著國家發展小水電站的好政策,來到炎陵縣考察被炎陵的水力資源和優惠的招商環境所吸引,大膽投資創辦了全縣第一家民營水電站。在他的帶領下,如今全縣已發展到150多家大小民營小電站,裝機總容量31.5億千瓦,年上交財稅8000多萬元。小水電站多了電力充足了,價格也有了優惠,一些精明的企業看準了電力價格優惠的資源,紛紛來這里投資辦廠。到目前為止,株洲硬質合金,天倫紡織,歐科億等一大批企業紛紛落戶炎陵,極大地推動了當地經濟發展。
來源:中國產經新聞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