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一名消防戰士救完火后喝水解暑。
從6月上旬至今,湖南長沙已持續一個月保持32℃以上高溫,尤其小暑節氣后,白天氣溫更是突破了37℃。
近日,《法制日報》記者走進長沙市公安局消防支隊、鐵警大隊和治安支隊水警大隊,用鏡頭和文字記錄下他們在酷暑中奮戰的身影。
烈日下滅火是家常便飯
7月7日10時26分,一聲聲尖利的警報聲在長沙消防支隊勞動路中隊響起。10多位消防官兵,3輛消防車在不到30秒的時間里集合完畢,迅速趕赴事故地點。
到達事故現場,只見一輛別克小轎車濃煙直冒,火苗從車內不斷躥出。身著橙色救援服的消防官兵們顧不上火焰的炙烤,將水槍伸到轎車內不斷掃射?;饎荼煌耆刂茣r,官兵們厚實的消防服內早已汗流成河。
&ldquo我們把救援服叫做&lsquo大棉襖&rsquo,夏天穿著這身衣服,沒經過長時間的特殊訓練,還真受不了!&rdquo一位皮膚曬得黝黑的戰士說,夏天溫度高,車輛自燃和家電引起的火災比比皆是,有時候他們一天要接四五個警,在烈日下滅火早就是家常便飯。
有民警在旅客涼爽舒暢
&ldquo去廣州的車什么時候有&rdquo、&ldquo7路公交車在哪坐&rdquo&hellip&hellip7月13日,記者一進入長沙火車站人潮如織的售票大廳,就看到正被問詢旅客圍著的鐵路民警粟榮煥。
&ldquo現在正值暑運高峰期,日客流量維持在四五萬人左右。&rdquo粟榮煥說,這些旅客很多是外地來長沙上學求醫、探親訪友的,問題五花八門,要想張口就答,當個&ldquo鐵路通&rdquo還不夠,還要是個&ldquo長沙通&rdquo。
說話間,粟榮煥拎著手中容量為一升的大水壺&ldquo咕咚&rdquo地喝起水來。這樣的天氣里,一天當班十幾個小時,他要喝掉三四壺水。
記者隨后來到了進站口的安檢通道,看到正舉著喇叭在安檢口宣傳的民警熊國亮。
正要采訪,熊國亮發現一位旅客過安檢時少檢了一個包,趕忙叫住那位旅客,補檢了那個包。
&ldquo人多天熱的,我們辛苦,民警們更辛苦。旅途再勞累,只要看到有他們在,我們就頓時覺得涼爽而舒暢了。&rdquo那位旅客由衷地說。
值勤水警吃住都在船上
步入盛夏汛期的湘江水位不斷攀升,在靈官渡碼頭的江邊,一字排開著七八艘印著&ldquo長沙水警&rdquo字樣的搜救船艇。
他們是長沙湘江、瀏陽河、撈刀河共計160多公里水域的守護者;他們是負責救助輕生以及意外落水的市民,負責打撈勘驗無名浮尸,負責維護水上治安的無名英雄;他們是位于橘子洲附近躉船上的長沙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隊水警大隊。
7月13日下午,當《法制日報》記者顫巍巍地踏上江浪中不斷晃動的躉船時,長沙水警大隊副大隊長劉奇平正在逐一檢查停靠在碼頭的搜救艇的適航狀況。
&ldquo每年5月到10月,是水上安全事故頻發期,我們從早上5點到晚上10點都要出警,每天4位民警輪流值班,吃住都在船上。&rdquo劉奇平告訴記者,6月10日以來,大隊接警60次,救助市民12名,打撈尸體22具。
每次出警,他們頭頂著火熱的太陽,腳踩著滾燙的甲板,身上被飛濺的浪花打得透濕。民警們把這叫做&ldquo蒸桑拿&rdquo。
&ldquo長沙夏天氣溫高,溺水者的尸體經過河水浸泡,很容易腐爛。同時,夏季河水水位上升,水流量增大,很多溺水人員的尸體被沖到離事發地很遠的河段,給打撈和檢驗工作帶來很大阻礙。&rdquo劉奇平說,可只要想到溺水者親屬們望眼欲穿的心情和撕心裂肺的呼喚,即使有再大的困難,都不在乎了。 本報長沙7月16日電 本報實習生劉文楠文/圖本報記者阮占江
轉自》》騰訊新聞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