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記者 孫桂東 報道
本報12月24日訊 半島記者日前獲悉,青島市水利局積極適應信息化發展形勢,努力探索新時代“互聯網+”治水新模式,在大沽河綜合治理基礎上,建設了數字大沽河工程,采集河道各種監管基礎數據、監測數據和監控視頻,依托大數據交換平臺,實現了流域管理對象的數字化、管理過程的可視化、管理決策的科學化。
據了解,這次數字大沽河工程,在170多公里的河道上,通過新建、改造現有的水雨工情采集設備,完善流域水文情報站網,建設并接入雨量站79處,接入地上和地下164處水位自動監測站,實現流域內干流及主要水利工程降雨量和水位的實時可測。新建大沽河干流取水計量設備92個,接入產芝、尹府、北墅、黃同水庫的取水口計量設備4處,新建15處水質自動監測站,實現全流域水土保持和水環境的實時監測。
新建214處、接入129處視頻監視設備,實時采集大沽河干流堤防、攔河閘壩、主要支流河口、交通橋、流域內大中型水庫、水文站、管理設施的視頻信息,為流域內重要水利骨干工程及管理設施24小時全天候觀測,成為日常管理的千里眼。
人工巡河效率低、困難大,固定監控也存在拍攝死角。為了全面掌握大沽河水情,大沽河管理局購進采用無人機進行航拍,對河道管理范圍內的亂占亂建、亂圍亂堵、亂采亂挖、亂倒亂排等“八亂”問題以及堤防險情、河道水情、盜伐林木等實現“精準導向”和“實況記錄”,提高了巡河效率,同時將河道的情況導入信息化系統。對大沽河的7條主要支流,也開展了無人機拍攝影像巡查,重點對河道管理范圍內水資源生態情況和存在的各類違法事項進行定位、標注并提取相應影像資料。對巡查發現的各類違法事項,分河流、分類別制定問題臺賬,編制問題報告,存檔問題影像資料,為下一步整改銷號提供依據。今年第一輪空中巡查已完成,共確認各類問題167處,及時通報有關區市進行了整改,無人機巡河大力提升了巡河效率和治理水平。
記者了解到,數字大沽河工程,收集固定監測、人工巡查和機動飛行獲取的數據,綜合了河道重點區域、水質水位、雨情水情、取水口、入河排污口、洪峰流量、閘壩調度和堤頂道路、堤防綠化等方面的信息,正在輸入大沽河歷史水文數據,通過建設在信息中心的大數據平臺,形成了覆蓋大沽河全流域的水利信息資源共享交換體系,與全市河長制管理系統、區(市)及河長制成員單位的政務系統之間實現信息共享,可為各級河長履職盡責提供了科學決策依據,有效解決河道管護中存在的跨區域、跨部門職責交叉和協調難問題,為共同防治水污染、保護水生態起到了重要作用。
今年大沽河管理部門通過信息平臺四級聯動,及時制止了11起非法捕魚和采砂行為,主要河道斷面水質全年達到了地表水3類以上,流域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為沿岸眾多產業園提供了優美環境和水源保障。堅持共商共建共享新理念,數字大沽河工程主要基礎數據同時對市民群眾開放,兩岸現代農業產業園提供雨水情、旱情分析、水質水位等第一手資料,助力種植產業結構優化調整,服務鄉村振興。
來源:半島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