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能(ai)、區塊鏈、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崛起,越來越多企業開始聘用一些專業人才短期加盟,以提升企業在上述領域的技術應用能力,這也催生靈活用工市場的持續活躍。
近日,專業招聘公司michael page(中國)發布《2018 年中國靈活用工市場速覽報告》顯示,96%受訪者有意向從事靈活用工工作,35%受訪者明確表示在全職工作超過10年之后,他們會打算開始這一類工作形式。
michael page(中國)董事總經理peter smith向記者表示,很多企業對靈活用工這種全新的雇傭方式表示歡迎,因為他們看到了其中兩大優勢:一是靈活用工可以幫助企業節省成本,但同時也增加了許多福利和待遇的多樣形式激勵人才工作積極性;二是靈活用工可以給企業相對穩定的組織架構帶來新的創新力和多樣性,因為靈活用工員工來自于不同的行業和不同的技術背景,可以帶來全新的技術與創新能力。除此以外,對企業而言,這也是一個很好突破人員編制限制的解決方案,如今不僅是在外企,本土企業以及一些大型的民營集團都遇到同樣的問題。
他坦言,人們對靈活用工存在誤解,即靈活用工形式只存在于初級的事務型職位中,但通過發現,隨著云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的興起,企業對一些專業技能的中高端崗位要求相對較多,需求量也比較大。在這些領域中,專注靈活用工的專業人才反倒是比較短缺的,需要專業顧問在市場上幫助企業搜尋。
peter smith對此表示:“這也構成了企業用人荒與市場專業人才不多的矛盾。如今中國消費導向型經濟增長趨勢顯著,加之以傳統制造業成本上漲,驅動市場對創新技術的需求不斷增加。在信息科技、數字產業、金融和人力資源等眾多行業中,技能型人才供應已經無法滿足業務需求。因此,技術型人才是、人工智能和物聯網等領域項目落地時的熱門之選。”
記者獲悉,本次調研還展現了中國職場人士轉型靈活用工職位的主要原因——29%受訪者表示,主要推動因素是在謀生時沒有財務壓力。此外,部分受訪者表示當處于職業轉型的十字路口或在職業發展中遭遇瓶頸時,會對靈活用工職位產生感興趣。
但是,78%受訪者表示他們在意靈活用工職位的薪酬增長機會,同時他們也提出了其他的憂慮。比如21%受訪者認為財務收入不穩定最為困擾,17%受訪者認為他們難以在短期雇傭職位中投入充分的時間和精力,13%受訪者則感覺靈活用工并不穩定。
peter smith對此指出,其實受訪者的不少顧慮是“多余的”,在日常的招聘過程中,他們發現靈活用工的薪酬平均漲幅是10%-30%,具體漲幅也會根據具體的行業、具體的公司和具體的項目預算有所差別。與此同時,大型知名企業在靈活用工方面的薪酬投入,還包括其他福利政策,例如獎金、年假、扣稅等,遠超普通的公司福利待遇。舉例來說,根據《中國勞動法》,如果一個員工在公司工作了十年,他每年最多可以享受10天的年假。但是一些知名大型公司可以為靈活用工型員工提供15天-20天的年假福利。
“事實上,如今很多企業招聘的靈活用工人才,大多為中高層管理人員,有時甚至是領導層人員。此類人才的技能組合需求量巨大,因此求職者通常能夠獲得具有競爭力的報酬,并可享受專屬長期雇員的年假、醫療保健、獎金等福利。”他指出。此外,求職者成功完成靈活用工項目后,很有可能獲得來自其理想企業類似的項目邀約。通過不同的項目,他們也能獲得新的技能,并讓自己在面試其他靈活用工職位以及長期雇傭職位時更具競爭力。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顯示在靈活用工領域,82%受訪者青睞擁有優質雇主品牌、值得信賴的企業,81%受訪者則注重薪資待遇是否具有競爭力,66%受訪者關注是否能與固定職位員工享受同等福利。
來源:東方財富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