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自主品牌多關節機器人國內銷售占比最高。 12月12日,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cria)在2018年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大會上發布了國產機器人上半年國內市場銷售數據, 國產機器人累計銷量為22304臺,同比增長22.4%。分機器人類型來看,多關節機器人、坐標機器人、平面多關節機器人銷量占比分別為40.2%、40.1%、 10.71%,在國產機器人中銷售占比排名前三。如果從銷售增速來看,以上三種機器人上半年銷量同比分別增長22.3%、52%、 58.8%。近年來,自主品牌多關節機器人銷量穩步增長,反映出行業產品結構升級有所推進。 2018年上半年,搬運與上下料、焊接與釬焊仍是國產機器人銷量占比最高的兩個細分領域,分別為60.8%、 16.9%,以上兩類機器人銷量同比分別增長17%、24.5%。
2018年國內機器人產量增速明顯放緩。 根據統計局數據, 2018年11月, 國內機器人產量為11104臺/套,同比下降7%, 連續三個月單月同比負增長。 2018年1-11月, 國內機器人產量為13.15萬臺/套, 同比增長6.6%, 較1-10月增速下降2.1個百分點, 累計同比增速自5月以來呈現逐月下滑的趨勢。 2018年以來, 汽車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放緩及手機行業產量下降對機器人需求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在經歷了2017年的爆發式增長后, 2018年行業增速明顯放緩。 結合cria公布的數據, 2018年上半年國內自主品牌機器人市場價值僅同比增長7.1%,增速為近年來低點,遠低于銷量增速, 說明自主品牌機器人產品附加值仍有待提升,核心零部件對外依存度較高及高端產業低端化造成的盈利能力不足仍是自主品牌機器人發展的兩大核心掣肘。
政治局會議強調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機器人在智能制造中扮演重要角色。 制造業競爭力的提升是強國之基, 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到來,為抓住新一輪國際產業分工格局重塑的戰略機遇, 德國、美國、日本等強國紛紛出臺促進制造業發展的國家戰略,旨在打造信息化背景下的國際競爭新優勢。 我國制造業大而不強, 產品以中低端為主且附加值普遍偏低。 12月13日的政治局會議中指出要推動制造業向高質量發展,我們認為在人口紅利逐步消失、勞動力成本持續上升的背景下, 智能制造是我國制造業轉型的必然方向, 作為實現智能制造的重要硬件載體, 機器人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建議關注埃斯頓。
來源:東方財富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