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半導體市場自2017年以后,一直由智能手機和數據中心使用的半導體存儲器拉動增長,實現了罕見的高增長。半導體廠商也增加投資。
英國調查公司ihs markit統計顯示,全球半導體市場2017年增長了22%。
進入2018年后,全球半導體的供給量增加,供過于求變得明顯。閃存價格比年初下降超過3成,各半導體廠商開始調整增產計劃。
據韓媒報道,11月份,韓國的ict出口量在25個月內首次出現同比下降,主要原因是半導體價格下滑。內存芯片價格可能會持續下跌至少六個月,傷及韓國的ict出口貿易。
18日,韓國工業和能源部宣布,上個月ict出口總額為182.9億美元,進口額為97.6億美元,貿易順差為85.3億美元。出口較上年同期下降1.7%,而進口增長3%。
這與內存芯片價格下降有關。一直到今年9月,韓國的存儲芯片出口量同比增長都超過40%,但在10月份增長率下降至26.5%,11月份下降至19.6%。
市場研究公司dramexchange表示,4gb dram現貨價格從7月份的3.99美元下跌至上個月的3.13美元。同樣,64gb nand閃存價格在一年內從4.2美元降至3.03美元。
11月,韓國的半導體出口總額為107.9億美元,連續第七個月超過100億美元。然而,出口增長率從7月的30.2%暴跌至11月的10.6%。
顯示器出口和手機出口受到了來自中國廠商競爭的嚴重影響,增加了22.8億美元和10.3億美元,同比分別下降11.3%和46.7%。計算機和周邊設備出口下降10.1%至8.1億美元。
信息通信技術出口也受到中美制造業增長放緩的影響,上個月,韓國對中國和香港的ict出口(最大目的地)同比下降12.2%至90.4億美元,這是24個月來首次出現負增長。
來源:電子發燒友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