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信息上海9月10日電(記者高少華)受產能過剩、價格下滑等不利因素影響,今年上半年國內led上市公司業績表現低迷,近六成企業業績出現負增長。
專家認為,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內led行業產能過剩局面仍將持續,產品價格下降的壓力依然很大。不過,隨著下半年國家和地方政府led相關產業政策的落實,政策紅利將逐步顯現,有望對相關上市公司的業績產生積極影響。
增量不增利 led公司上半年持續低迷
從2011年下半年開始,國內led行業開始逐漸出現訂單減少、價格大幅下降、增產不增收現象。而今年上半年,市場低迷形勢進一步加劇。
據wind統計數據顯示,在申萬20家led公司中,今年上半年只有8家企業凈利潤實現正增長,12家led公司業績均為負增長。這也是2010年以來,國內led行業上市公司業績表現最差的一年。
增收不增利成為今年上半年眾多led企業的&ldquo通病&rdquo。以國內最大的led芯片企業三安光電為例,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13.71億元,同比增長90.53%;凈利潤4.66億元,同比增長1.55%,公司led產品營業利潤率為27.24%,同比下滑19%。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國內led行業的盈利能力出現下降,行業銷售毛利率為28.67%,低于去年和前年同期的29.48%和31.89%。
與此同時,led企業的庫存周轉天數則大幅延長。wind統計數據顯示,申萬led行業今年中期的存貨周轉天數為156.6天,高于2011年同期的130.14天,以及2010年的114.26天。
從投資角度來看,自今年初以來,國內led產業投資熱也開始快速降溫,特別是上游藍寶石及外延芯片領域,已經不再是投資熱點。據高工led產業研究所統計,2012年上半年上游藍寶石及外延芯片新增項目規劃投資額104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近九成。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市場低迷,今年以來國內各地已有多家中小型led企業出現破產或被清盤。今年1月份,深圳德士達光電出現老板&ldquo跑路&rdquo事件;7月份,深圳億元級led顯示屏企業深圳愿景光電子有限公司宣告破產,又給國內led行業蒙上一層陰影。
內憂外困 產能過剩成產業發展掣肘
高工led產業研究所所長張小飛認為,導致今年上半年國內led上市公司營收和凈利都不盡如人意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一方面出口不景氣;另一方面,行業仍處在產能過剩狀態,產品價格不升反降。
研究機構ledinside日前發布報告顯示,在歐洲債信危機影響下,2012年全球各主要區域照明市場紛紛受到不同程度沖擊,中國地區以外銷為主的led廠商訂單量也普遍呈現下滑,特別是歐洲照明市場的買氣明顯低于其他區域。
在國內,由于此前兩年led投資一擁而上,led上游制造成為國內布局重點,各地爭相宣布斥巨資采購mocvd(led外延片生長設備)設備,中國內地也成為全球led上游產能增速最快的地區。但隨著上游新增產能的陸續釋放,下游的led應用需求卻未能如預期般大規模興起,致使造成嚴重的產能過剩局面。led產品始終在背光源、景觀燈、路燈等領域徘徊,未能真正闖入市場空間巨大的普通照明市場。
據業內統計,自年初以來藍寶石襯底、led芯片價格連續下跌,前7個月平均跌幅超過20%。在led產業的上游端,藍寶石襯底在建項目產能達10100萬片/年,而中國當前實際需求量僅為685萬片,尚不足產能的1/10。因產能嚴重過剩,led芯片價格大幅跳水,幾年前led芯片價格高達20多元/瓦,現在已降低至3-5元/瓦,甚至于&ldquoled芯片都到了論斤賣的地步。&rdquo
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常務副秘書長阮軍日前表示,led上游廠商產能有些過剩,而中下游應用端市場不如預期好,導致led產品價格持續下滑,部分中小led企業面臨生存困境。
在專家看來,目前我國led行業的技術成熟狀態和價格水平還不相適應,尤其是價格水平還不能被廣大的個體消費者所接受,led應用還是以工程照明為主,和傳統照明的結合還遠遠沒有到位。
semi中國led產業高級分析師戚發鑫認為,國內led產業從之前的過高預期發展到產能過剩,近兩年更是引發大規模的價格戰??墒?,價格戰并非長久之計,一些缺少資金和技術優勢的中小廠家恐怕熬不了太長時間。
政策紅利將逐步顯現 有助拉升下半年業績
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led產業以其節能、環保優勢而備受青睞,在國內具有廣闊發展空間。2011年中國led照明市場滲透率僅為1.0%,今年預計將達到3.9%。未來幾年led照明的市場滲透率將呈直線上升之勢,預計2015年將達29.5%,占整個照明市場的近1/3。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5月16日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促進節能家電等產品消費的政策措施,其中將安排22億元用于支持推廣節能燈和led燈。
8月24日,中國電子進出口總公司公告了&ldquo2012/2013年度半導體照明產品財政補貼推廣項目中標入圍結果&rdquo,共有包括洲明科技、勤上光電、國星光電等10家led上市公司的產品入圍。
由于此次補貼直接補貼中標企業,將對相關上市公司的業績產生積極影響,但影響程度將取決于相關企業的推廣數量及金額。中標廠商有望借助財政補貼進一步開啟市場,通過終端市場的滲透率提升來為led產業打開更大出海口,緩解目前的行業階段性過剩問題。
另外,根據國家發改委的規定,自2012年10月1日起禁售100瓦及以上白熾燈。隨著白熾燈產品逐步淘汰,相關led照明產業扶持政策的進一步出臺和落實,業界普遍認為現在已是傳統照明向led照明轉型的關鍵時期,led照明將面臨更快速的發展。
價格過高曾一直是led照明普及的主要障礙之一。但是隨著技術的不斷提升,以及上游光源價格的不斷下降,led照明燈價格也開始加速下降,距離市場期待的臨界點越來越近。高工led調查數據顯示,2012年上半年,中國led球泡燈平均價格下降幅度超出8%。上舜照明(中國)有限公司今年6月份則宣布,在國內首次推出100元三只的led照明產品,該價格和市場上之前同類產品相比降幅近50%。
高工led認為,接下來傳統照明向led照明轉移力度將加大,由于政策的助推,國內led行業全年有望實現20-30%的增長。不過,國內led芯片上市公司下半年仍將面臨價格下降的壓力,由價格下降而導致的產品競爭尤其是銷售渠道競爭壓力還將繼續加大,具有規模和品牌優勢的行業龍頭在長期內將保持競爭優勢。
來源:新華社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