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北京9月11日消息(記者季蘇平)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近日,國務院批準將高效節能的臺式計算機、單元式空調、風機、水泵、壓縮機、變壓器這6類產品納入財政補貼推廣范圍。
這新一輪擴大節能產品推廣政策,執行期暫定為一年,財政部希望能將高效節能產品市場的份額提高到40%以上;為此,中央財政增加補貼140億元,預計拉動消費1556億元,實現年節電約313億千瓦時。這是今年補貼范圍的&ldquo二次擴圍&rdquo。早在今年6月份時,曾有高效節能平板電視、空調、洗衣機、電冰箱、熱水器這5類產品新納入到補貼范圍。至此,加上早期推廣的節能燈、節能汽車、高效電機,共計8大類消費品和5大類工業產品為財政補貼范圍。為此,節能補貼的預算安排從年初的155億元,在今年6月份追加了150億元,此次擴圍又再次追加45億元,共計350億元。
這次納入財政補貼的還有風機、水泵、壓縮機、變壓器,屬于工業產品,為何會有這樣的安排?
據2011年數據,新添加的風機、水泵、壓縮機、變壓器這4類工業產品,其用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的40%以上,而運行效率比發達國家低20%以上。通過財政補貼這些工業品,帶動企業節能技術改造,可實現節能降耗和拉動投資。
據財政部解釋說,有補貼的節能家電,在價款上仍將高于同級普通產品。同樣是消費刺激政策,當初&ldquo家電下鄉&rdquo是由財政補貼價款的13%,而節能家電補貼標準還有待細則的出臺。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從市場反應看,擴大節能家電產品推廣政策在提振消費、促進產業升級等方面效果已經開始顯現。隨著中央財政補貼資金逐步到位以及產銷各環節對政策流程的熟悉,預計接下來幾個月內&ldquo擴消費、促節能、惠民生&rdquo的政策效果將更加突出。但是,一位不愿具名的家電流通專家對本報記者表示,家電消費目前潛力已經殆盡,依靠補貼并不能很大拉動消費。相反,家電消費一般與房地產市場緊密相關。自從2010年以來,房地產市場低迷,而帶來的家電市場消費萎靡是長期存在的,目前家電消費刺激來擴大內需的意義不大。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張斌認為,利用財政補貼,來促進節能減排工作,減少能耗,引導產業升級,應該是一項長期政策。因為節能產品造價更高,相對普通產品不具價格優勢,通過財政資金的引導,使得節能行業逐漸發展壯大,待行業能自我穩定運行時,財政資金便可功成身退。張斌同時指出,引導節能消費,通過財政補貼是最直接的方式,但需要設計合理補貼機制,避免在操作環節上的不公平,如騙補貼等行為。
本文來源:中國廣播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