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頻道】據相關數據統計,2011年我國led產業產值達1540億元,同比增長22%,產量同比增長50%。技術創新能力明顯提高,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不斷縮小,產品應用領域從較為成熟的指示顯示、景觀照明等領域,向大尺寸液晶顯示屏背光源、汽車燈、道路照明、普通照明等領域延伸。預計2012年,行業產值有望達到2000億元,同比增長30%。
利好政策成為led產業催化劑
眾所周知,國內led行業能夠取得快速發展主要得益于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自2011年以來,國家發布了淘汰白熾燈路線圖,為led照明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此外,今年的led產業利好政策也在不斷推出。
5月中旬至6月初,可謂是led行業的&ldquo政策蜜月期&rdquo。5月7日,科技部發布《半導體照明科技發展&ldquo十二五&rdquo專項規劃(征求意見稿)》。《規劃》提出,到2015年,半導體照明產業規模達到5000億元人民幣,半導體照明產品占通用照明市場的份額達到30%的具體目標。5月1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ldquo十二五&rdquo規劃》。會議決定安排22億元支持推廣節能燈和led燈。5月3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了《&ldquo十二五&rdquo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對節能環保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新能源產業、新材料產業和新能源汽車產業等七大產業明確了發展方向。同時,廣東省也宣布強制推廣公共照明領域使用led照明產品,所有由政府財政或國有資本投資建設的公共照明領域,一律采用led照明產品。
政府在led行業的高調布局,讓國內led產業在近些年發展神速。據統計,五年前涉足led領域的廠商尚不足百家,而今已逾八千家。政府的利好政策吸引大量的熱錢涌入,讓整個產業呈現欣欣向榮的景象。但led產業蓬勃發展的表象之下卻是暗流洶涌,攸關led行業的發展前景。
過度催化難掩企業的轉型之痛
眾多led企業搭乘政策便車狂飆前進,大家都被這種快速的發展熱潮沖昏了頭腦,對市場前景產生過度樂觀的預測,最終陷入了盲目擴張,投資過剩的困境。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資政策以及巨大的市場前景催生了一批又一批led項目。然而,受制于經濟環境和諸多阻礙因素的影響,led應用市場的增長速度嚴重不如預期,產能階段性過剩導致led產品庫存大量積壓,企業利潤大幅下滑,嚴重擾亂了led產業的發展節奏。
與此同時,一些原本不在led行業的企業在利好政策的刺激下,也趕來搭乘led政策的便車,紛紛轉向led燈具市場。然而他們的目的卻不是為了生產,而是為了騙取政府的巨額補貼。更無奈的結果是這些企業并無任何核心技術,產品質量也屢屢受人詬病。他們的存在可以說是嚴重擾亂了led產業的競爭秩序,導致產業無序競爭加劇。以時下的江蘇led照明市場為例,產品魚龍混雜,沒有一個行業發展標準和產品質量標準,這給led照明燈具的平民化推廣設置了瓶頸。led照明企業間的商業競爭造成了價格的惡性爭斗,這就給led照明產品帶來了潛在隱患,再加以沒有行業質量標準,這就造成劣質產品堂而皇之地進入市場。
led行業洗牌愈演越烈
據公開的資料顯示,目前我國有大約8000家led企業,其中5000多家處于產業鏈的下游。這些處于產業鏈下游的企業由于缺少核心技術,在整個產業鏈的利潤分成中只能分取最少的一部分。而今這些企業又面臨出口下滑、產業無序競爭等種種問題,使得他們隨時都可能面臨倒閉的風險。以深圳市為例,倒閉的led照明企業就有80多家。在廣東佛山,2011年中亦有將近一成的led照明企業倒閉,東莞、中山的led照明企業也深陷倒閉寒潮。
中國目前的led產業占整個照明市場的份額還不足5%,led的高成本加大了它的推廣難度,如果沒有政府的財政補貼和政策支持,led很難在短期內打開市場,所以依靠政策來影響市場也不失為一條好的捷徑。但是如何讓經歷過盲目擴張和產能過剩困擾的國內led產業利用好led新政實現產業升級換代,激發產業自身的調整,引導企業向產業鏈上游發展。這既考驗著國內led企業的適應能力,同時也鞭策政府對各項政策細則進行深化落實。政府在出臺各種扶持政策的同時,也應該制定行業標準來制止無序競爭和遏制投資化過熱等,引導led照明產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來源:中關村在線網站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