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在一則市場傳聞的推動下,核電概念板塊表現搶眼。消息稱,國家核電技術公司專家委員會專家郁祖盛在一個核電論壇上表示,中國新的核電項目估計在今年年底前解禁,繼續批準新建核電項目是有可能的。此類消息近期反復&ldquo被傳聞&rdquo,而環保部網站近日掛出的批復中核蘇閥等公司多項核電換證(并非項目)的消息,似乎令市場的想象力更站得住腳。
對此,記者采訪的多名業內人士表示,近期的確有企業打好內功的跡象,它們準備在國家一旦宣布核電項目重啟時&ldquo搶跑&rdquo,關鍵時點應該是在十八大之后。
9月12日,環保部網站掛出《關于同意中核蘇閥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民用核安全設備許可證和sempellag境外單位注冊登記確認書信息變更的通知》、《關于批準延續上海電氣核電設備有限公司民用核安全設備制造許可證的通知》、《關于批準延續常熟華新特殊鋼有限公司民用核安全設備制造許可證的通知》等一系列通知。市場將此解讀為核電項目解禁的前奏。
一名長期跟蹤核電項目的研究員對記者表示,&ldquo如果說這是核電項目解禁的前奏未免有些想象成分,這類文件的實質是對供應商的準入制度。但是申請準入需要花費很多,比如專家評審、裝備升級、技術更新、管理制度優化等方面,都需要花錢。這些企業愿意大把投入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他們對&lsquo重啟&rsquo的熱情,對占領市場的戰略眼光。&rdquo
據他透露,核電企業還是在維護性工作方面做足了準備。比如在沿海地區,中電投與當地政府協商,不在新建廠址附近設新廠房以及其他民用設施。在浙江三門、福建福清、廣州潮汕等地都有核電企業擴建廠址的跡象,&ldquo這些預備動作,是企業搶跑的表現,一旦重啟成為現實,它們能在第一時間作出反應,把該掃清的障礙先掃清。&rdquo
當記者問及,近期相關核電企業在采購等方面有沒有為重啟做準備時,他表示,&ldquo采購沒有新動作。因為項目在沒有正式立項前,銀行授信存在問題。在缺乏資金支持的情況下,大規模采購不現實。&rdquo
(來源:互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