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改革開放40年,中國汽車工業咨詢委員會主任安慶衡認為首先要肯定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汽車工業的歷史成績。雖然行業內外對于中國汽車工業發展過程中以市場換技術、過度依靠外資、缺乏核心技術等問題頗有爭議,但安慶衡主任認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汽車工業的成就值得肯定,且應大力宣傳。
回顧改革開放40年,中國汽車工業咨詢委員會主任安慶衡認為首先要肯定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汽車工業的歷史成績。雖然行業內外對于中國汽車工業發展過程中以市場換技術、過度依靠外資、缺乏核心技術等問題頗有爭議,但安慶衡主任認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汽車工業的成就值得肯定,且應大力宣傳。
具體的成就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整體規模攀升,從1978年年銷15萬輛到2017年的2900萬輛,這一增速是驚人的。我國汽車行業在整體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也不斷提升;其二,汽車產業的發展帶動了地方經濟,尤其是長春、武漢、上海、重慶、廣州等城市,汽車工業產值占當地總產值的20%以上;其三,汽車產業結構日漸完善,使得上下游的產值都相應提高;其四,汽車產業的崛起推動了國際交流和海外建設,甚至成為我國對外合作的主體,這其中最為典型的案例是吉利收購沃爾沃,如果沒有改革開放,民營企業不會有這樣的機會。另一方面,我們積極引進外資,擴大合資合作,基本上國際主流汽車品牌均在中國投資落戶;其五,中國品牌不斷崛起,以領克和wey為代表的自主中高端品牌誕生就是很好的證明。此外,我認為造車新勢力也是自主品牌的一部分,他們的活躍為中國汽車工業注入了新的動力和活力;最后,我國新能源汽車與智能網聯汽車實現了先行發展,且勢頭大好。
總體而言,改革開放40年,中國的汽車產業整體規模不斷壯大,自主品牌進步明顯,合資企業得到充分發展,新生力量不斷崛起。尤其是近10年的進步,幾乎是不可想象的,而所有這些既是改革開放的成果,也是汽車行業艱苦奮斗的成果。
在人才發展方面,近年來我國有多位行業專家、學者走向世界,在全球的世界行業組織中發揮作用,這些都得益于我們日漸強大的祖國和產業。
不過,我認為目前行業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和問題:第一,雖然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品牌在逐漸擺脫對合資的依賴,但行業內過度依賴合資企業的現象仍然存在;其次,整零關系的不匹配,我們的整車進步很快,但零部件產業仍然稍顯滯后。可喜的是,近年來我們在自主變速器方面已經有良好的勢頭,雖然與外資品牌仍存在差距,但在不斷進步的過程中大有趕超的希望;三是關鍵原材料和設備的缺失,部分核心技術仍被外資企業掌控,這是值得所有業內人士警惕的。
來源:機經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