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朱雪黎 文/圖)12月18日,四川省低空空域協同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簡稱省低空辦)正式發布四川省低空空域協同管理試點首批空域,并通報首批低空空域運行規則。
首批空域包括“四點三片一通道”。
四點:分布于成都周邊的龍泉驛洛帶、都江堰安龍、崇州豪蕓、彭山江口四個通航機場。
三片:為都江堰—崇州、洛帶、彭山三片空域。
一通道:指洛帶—彭山低空目視通道。
首批空域劃設,是年底實現新機制下安全首飛的關鍵之一。這是四川低空空域協同管理試點的第一片“試驗田”。劃設首批空域,重點就是要在這片“試驗田”里驗證全新的空域管理和運行模式,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四川經驗”。這是國家賦予四川省低空空域協同管理試點的關榮使命和重要責任。
首批空域示意圖
為何首批鎖定這片空域?
回應市場迫切需求,確保低空飛行安全、順暢、有序
既然是創新,就需要穩妥推進,確保低空飛行安全、順暢、有序。
首批空域鎖定“四點三片一通道”既有市場發展需求,也是軍民航飛行矛盾較小的區域。
四川目前的通航用戶基本都分布于成都周邊。但隔離管制下,各通航飛行空域就如同一個個“孤島”,無法連通。首批空域的“四點三片”環繞成都周邊,目前已有相關通航機場和起降點等。創新劃設的洛帶—彭山低空目視通道,則能將兩個“孤島”空域連接起來,從而為低空空域實現“聯網成片”找到可行的辦法。
首批空域是一個新起點。 按照規劃,四川省低空空域協同管理試點空域劃設將分“三步走”,點片、環、網逐步推進。第一步是在首批空域“四點三片一通道”驗證全新的空域管理和運行模式。第二步再力爭在成都周邊形成環路。第三部,就是要拓展到全川形成聯網成片的低空飛行空域,并將無人機逐步納入進來。
四川在線記者 向宇 攝
首批空域內怎么飛?
低空目視自主飛行,提前1小時報備即可
首批空域內的飛行將變現行的軍民航分塊管理為“軍地民”三方的協同管理,變現行的“低空管制指揮飛行”為“低空目視自主飛行”。
“低空目視自主飛行”是目前全球通航飛行的主流模式。是指航空器駕駛員在目視飛行條件下,遵守相應的空域運行規則、接受管理、通過“觀察避讓”自主判斷飛行條件,執行飛行任務,承擔飛行安全責任。“換句話說,就是飛行員用眼睛看來飛行,承擔主體責任。就像在地面開車一樣。”省低空辦相關負責人表示。
新模式也有新技術護航。12月4日,“軍地民”三方協同管理的四川省低空空域協同管理運行中心正式掛牌運行。這里規劃了空域信息發布、通航計劃申報、飛行動態監視等整套低空空域運行新流程,將為通航飛行提供全流程的管理和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通過ads-b(廣播式自動相關監視)監視新技術的應用,為做好低空飛行管控提供有效的手段。廣播式自動相關監視,顧名思義既無需人工操作或者詢問,可以自動地從相關機載設備獲取參數向其他飛機或地面站廣播飛機的位置、高度、速度、航向、識別號等信息,以供協同管理運行中心對飛機狀態進行監控。通航飛機和協同管理運行中心通過加裝相關設備,就可實現低空飛行“看得見、聯得上”,讓飛行更可控、更安全。
新模式和新技術支撐下,首批空域內飛行無需審批,只需向協同管理運行中心報備即可。流程簡化,效率將大大提高。原則上航空器在協同管理空域內飛行,僅需提前1個小時,完成飛行計劃報備1個環節即可實施。
其次,低空目視自主飛行,同一空域中可容納更多的航空器運行,空域使用效率將大幅提高。
四川在線記者 華小峰 攝
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問題?
自主飛行不是隨意飛行,通道暫不對無人機開放
“ 低空目視自主飛行,不是隨意自由飛行。”省低空辦一再強調。低空目視自主飛行是指在目視飛行條件下、遵守相應的空域運行規則、接受管理、通過“觀察避讓”承擔飛行安全責任,而不是隨意自由飛行。
根據《四川省低空空域協同管理運行規則(暫行)》,首批空域對所有滿足空域使用條件、遵守空域運行規則的通航用戶開放。
來源:四川在線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