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京,2018年12月11日 ——近日,全球能效管理與自動化領域數字化轉型的領導者施耐德電氣舉辦的首屆“施耐德電氣數字創新方案挑戰賽”決賽在北京圓滿收官。本次大賽圍繞“配電、電網數字化解決方案”、“配電、電網數字化實踐”以及“施耐德電氣現有中低壓產品及智能化軟件優化”三大主題展開,征集參賽作品涵蓋建筑、醫療、交通、數據中心、電子制造、工業等多個領域。來自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的丁新東憑借為成都城市音樂廳設計的智能配電方案奪得冠軍。來自中國電工技術學會、中國電科院技術戰略研究中心、華北電力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中國農業大學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北京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華東建筑設計研究院、華東建筑設計研究總院、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廣州市設計院的眾多專家與學者作為評委嘉賓出席并參與了此次活動。
相關數據顯示,能源發展正呈現出2d+2e的新趨勢,即:更加電氣化(electric)——到2040年,用電需求增長比所有能源需求快兩倍;更加數字化(digitized)——到2020年,全球互聯互通的設備數量將是互聯人口的10倍以上;更加高效(efficient)——在樓宇領域有82%、在工業領域有超過50%的能效潛力有待釋放;更加分散化(decentralized)——到2040年,可再生能源將占新增產能的83%的新趨勢。面對人類對于能源的需求增長與對能效水平改善的要求,數字化創新正在成為解決問題的鑰匙。本次大賽,旨在培育行業協同創新生態,鼓勵創新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并從中挖掘最具創意、能夠滿足未來能源發展趨勢的電網、配電數字化解決方案。
施耐德電氣中國區高級副總裁、能源事業部負責人徐韶峰
對于此次創新大賽,施耐德電氣中國區高級副總裁、能源事業部負責人徐韶峰表示:“對于各個行業與企業而言,數字化正在從一道選擇題變成必選題,能源領域也是如此。數字化創新需要大膽的想法、專業的人才,以及能夠將行業內產、學、研、用各方面力量融合一體的創新生態。通過本次大賽,施耐德電氣希望能夠激勵電網與配電領域的數字化創新,為更多電力電氣領域的人才提供展示才華的舞臺,也為完善行業創新生態,推動中國電力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出一份力。”
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丁新東
在決賽的方案呈現環節,各路選手充分展現了自己的創意與設計,對于電網與配電用戶需求的準確把握,對于應用場景的精心發掘,對于數字化技術的大膽嘗試,以及對于方案可執行性和細節的追求成為了現場講解的亮點,也左右了最終的結果。最終的冠軍方案是來自于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丁新東的“成都城市音樂廳智能配電方案”。該方案以打造標桿項目,保障供電安全,實現高效運維與智能化,經濟實用為目標,從強電系統、負荷分級、應急電源等幾個方面為成都市音樂廳設計了一套完整的數字化配電解決方案。與傳統的配電方案相比,該方案采用了poi”電柜醫生”故障預警及診斷系統、pme電能管理系統、數字化運維管理平臺”千里眼“等一系列數字化的運維技術與產品,從而確保了整個配電系統的運行維護主動性、運營體系高效性,并強化了運營者的共享數字化體驗。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