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年輕的時候,特別喜歡往外母(岳母)家跑,因為每次她都會給我做擂茶粥吃,那味道真好,可惜一晃都30多年過去了,現在再也吃不到她老人家給我做的擂茶粥了.........
這是一位廣東長輩的回憶。
710 >
擂茶粥是廣東英德農村一帶的一種常見小吃。
它不僅氣味清香,提神止渴,據說還有幫助消化、改善體質,以及延年益壽的功效。也正因如此,擂茶粥成為了當地人聯絡感情,招待賓客或是婚嫁喜事必不可少的禮待。(在當地俗稱吃“半餐”)
710 >
擂茶粥很考究,先把山茶葉、花生、芝麻........倒入陶制的器具中,手握一個半米長的擂棍(擂棍一般取材于肉桂樹)研磨成碎,加入少許的水,碾成泥,然后將茶泥與熬好的白粥混合在一起就算做好了。
710 >
關于擂茶粥的來歷,在歷史上有很多記載,不過最早的出現卻是在東漢時期。
相傳,擂茶粥最早其實是叫三生湯,是東漢開國功臣馬援在南征時,其麾下將士因氣候不適病倒,由一老婦人獻出的,因其良好的治病防病效果,從而廣為流傳,后來才漸漸演變成現在的擂茶粥,可謂是真正的歷史久遠!
來源:360新聞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