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ldquo十二·五規劃&rdquo下積極調整了產業結構和體制,短期內&ldquo全球電子產品主要生產基地&rdquo的地位不會改變。這個結論也同樣適用于裝配有作為電子產品關鍵部件的各種主動和被動元件、大幅左右終端產品技術發展的印刷基板的產業。中國大陸地區是為鄰近地區的廠商提供pcb及客戶服務的全球主要生產基地。
據臺灣工業技術研究院iek統計,2011年全球印刷基板pcb(pcb:printedcircuitboard)的生產額為591.5億美元。其中,中國大陸地區占了43.1%(2010年為40.3%),日本占16.0%(2010年為18%),臺灣地區占12.3%(2010年為12.8%)。2015年預計中國大陸地區的pcb生產額將達到343.2億美元,占全球生產額近一半(49%)。
按產品種類來分析,2010年需求最大的是多層基板產品。主要應用領域為個人電腦(包括筆記本電腦)、通信設備和消費類產品等。其次是柔性基板(fpc),然后是高密度布線基板(hdi)。這些產品主要用于手機等移動產品。另外,ic基板方面還遠遠落后于日本、韓國和臺灣地區。
這樣一來,全球的電子產品很多都將大量生產鏈轉移到了中國大陸地區,由此,中國大陸地區的pcb生產額提高到了全球第一。主要在中國大陸地區生產的下游產品為個人電腦(包括筆記本電腦)和數字家電等的中低端電子產品。因此,pcb產品也集中于老式的多層剛性基板等低端產品,比例占整體產品的一多半,比其他發達地區還要高。
來源:互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