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工信部公示的“2018年工信部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中,有不少汽車制造業產業,較前幾年有明顯的增多。
目前我國汽車工業企業還處在智能制造產業發展階段,汽車企業與智能制造技術服務商、系統集成商還面臨著許多難題,如改造成本高、工藝門檻高、核心技術缺乏、信息不對稱、資源閑置等,這些嚴重制約著汽車工業企業的自動化智能化的改造。
怎么樣改變這種情況,提升汽車工業企業制造水平,滿足人民日益不斷增長的物質生活需要,這就需要解決“信息不對稱、資源不共享”的制造產業痛點。國家為此發布《智能制造發展規劃(2016-2020)》,各地政府也紛紛出臺各項政策大力支持。也有行業專家在接受《光明日報》專訪時分析到,生產企業有改造需求,但是能做改造的人不知道,而知道需求的許多供應商口頭上說能做,但結果卻什么也做不了,就造成了“爛尾工程”。信息不對稱造成的需方與供方企業資源大量的浪費,尤其是中小企業根本耗不起。
為推進汽車工業智能制造產業發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為汽車制造企業與機器人企業搭建供需對接橋梁。近日,中國智能制造供需對接平臺——易智家聯合中國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協會面向全國開展“2019智能制造項目需求匯編”征集活動,幫助包括汽車制造企業在內的全國制造型企業,搭建智能制造技術服務商、系統集成商與用戶企業的對接橋梁。為生產企業的智能制造項目需求精準匹配“好對象”,企業可以把需求發送到易智家,由其為生產企業解決需求供給、實現資源互補。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