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化是現代化的基本前提、動力基礎和核心內涵,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繁榮富強的必由之路。新時代新征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實現新型工業化是關鍵任務。要深刻把握新時代新征程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基本規律,積極主動適應和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把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貫穿新型工業化全過程。高質量推進新型工業化的一個重要路徑,就是將提高制造業的技術水平作為重點。制造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既是工業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推進經濟增長特別是實體經濟增長的核心動力。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到2035年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強調“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新時代新征程,山西要持續推進制造業綠色化、數字化、智能化、高端化發展,加快制造業產業體系優化升級,高質量推進新型工業化。
以制造業綠色化轉型推進新型工業化低碳可持續。要積極推動傳統行業綠色低碳發展,加快制造業綠色化升級改造,落實能耗“雙控”目標和碳排放強度控制要求,推動重化工業減量化、集約化、綠色化發展。加快推動裝備制造企業生產過程清潔化、能源利用高效低碳化;積極推廣資源綜合利用和再制造技術,實施節能設備技術改造,推進綠色設計和綠色工藝;發展高效節能裝備,培育一批節能裝備龍頭企業,推動傳統裝備制造業綠色化改造。加快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綠色環保、高端裝備、能源電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推進制造業綠色低碳發展。推動綠色制造領域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化、集群化、生態化發展,做大做強一批龍頭骨干企業。
以制造業數字化賦能新型工業化創新發展。要加快算力基礎設施和數字賦能融合基礎設施建設,積極融入國家“東數西算”工程,有序推進新型數據中心、綠色數據中心等智能算力設施規?;⒓s化、綠色化發展,爭創大數據中心國家樞紐節點。要面向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等重點應用需求,構建算力服務網絡改造升級工業企業網絡,建設高可靠、廣覆蓋、大帶寬、可定制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加快推進能源數字化發展,依托5g網絡優勢,推動礦山自動化和信息化升級改造,優化采掘部署、生產組織和管理流程;深化產學研協同創新,推動跨界合作,全面提升采掘、運輸、監控、地質系統技術裝備和管理應用水平;積極推進分布式能源、充放儲一體化、微電網、多能互補等智慧能源協同發展新模式,挖掘能源數據經濟附加值,推動能源數據賦能應用創新。
以制造業智能化改造推進工業結構優化完善。要聚焦我省制造業細分行業,培育智能制造新模式推廣應用,積極引導制造企業參與智能制造診斷服務工作,支持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為企業制定智能化改造方案,針對企業生產管理薄弱環節提出優化建議。加大專項資金對裝備制造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示范企業、標桿項目獎勵支持力度,打造一批網絡化、智能化生產線。加快發展智能傳感、無人駕駛技術,推動新型智能傳感器件、智能控制模塊、智能車載、智能家居、智能診療裝備等相關企業協同發展“產品+服務”;依托太原、陽泉、呂梁等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優勢,加大承接長三角、京津冀業務轉移力度,推動人工智能核心業態發展。
以制造業高端化升級推進產業鏈價值鏈提升。要以軌道交通、煤機裝備、工程機械領域為重點方向,積極推進我省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鏈建設,加快突破產業基礎能力的薄弱環節,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的自主可控能力。圍繞國家和我省制造業戰略規劃發展目標,積極開展戰略布局與協同攻關,推動產學研用合作,逐步提升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關鍵基礎材料、先進基礎工藝、產業技術基礎、工業基礎軟件等技術創新能力。支持復雜裝備產品智能化、復雜智能裝備產品服務化、復雜智能裝備產品服務生態化,提升企業盈利能力,全方位促進裝備制造產業高端化發展。積極培育裝備制造專業鎮,打造上下協同、集聚發展、技術領先的裝備制造領域重點專業鎮,鼓勵專業鎮打造拳頭產品,實現“一鎮帶一方、一方促全盤”的集群發展。推進技術創新示范制造企業培育,鼓勵國有企業帶頭進行科技創新,培育一批“單項冠軍”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