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12月12日電 (沙見龍)山東大學人工智能國際聯合研究院(籌)12日在濟南成立,并啟動山東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人工智能聯合研究計劃。來自中國、新加坡、加拿大等國家的數十位專家學者聚焦人工智能領域發展。
12月12日下午,人工智能國際高端論壇在山東大學舉行。圖為論壇現場。 沙見龍 攝
據山東大學校長樊麗明介紹,該校與南洋理工大學、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等在長期深入合作的基礎上發起籌備建設了山東大學人工智能國際聯合研究院(籌),是學校推動創新發展、學科升級換代,打造一流學科的生動實踐。
圖為人工智能國際高端論壇現場。 沙見龍 攝
樊麗明介紹說,該研究院將通過“2+x”增量發展的運作模式,對外廣泛吸納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等高水平學校及其知名學者,對內通過學科交叉,廣泛吸收校內相關學科的優勢研究力量,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人工智能研究創新平臺、人才匯聚平臺和高端復合人才培養平臺,促進人工智能發展。
據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苗春燕介紹,南洋理工大學與山東大學在人工智能相關領域已有多年合作,近期,山東大學與南洋理工大學等簽署了人工智能5年合作意向書,兩校將在合作研究、人才引進和培養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期待研究院能做出國際一流成果。
記者在現場了解到,該聯合研究院聘請苗春燕為山東大學人工智能國際聯合研究院首任戰略咨詢委員會主任委員,聘請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澳大利亞悉尼大學教授陶大程為山東大學人工智能國際聯合研究院首任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
在國際合作方面,中國科學院大學計算機與控制學院專任副院長黃慶明在發言中表示,海內外科研機構、高校等在人工智能研究領域各有長處,建議合作方發掘自身在同一領域的優勢,聯合攻關,更好地實現關鍵性突破。
對于人工智能未來的發展,電子商務交易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柴躍廷認為,機器智能取決于人類的判斷和決策,但不夠人性化。基于當前人工智能發展水平,如何把人的智慧更好地融入機器智能,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
人工智能發展的根本目的是將其落地應用,需要有善于把不同場景、業務等方面,細化成用人工智能方式解決的人才。在中國科學院計算所泛在計算系統研究中心主任陳益強看來,具有人工智能轉化思維的人才,是當前該領域緊缺并需要培養的。
據悉,山東大學人工智能國際聯合研究院將突出國際化特色,定位于建設一流的科學研究平臺、學科支撐平臺、人才匯聚平臺、人才培養基地和成果轉化平臺;將通過創新的人才機制與管理機制,與國際知名高校和研究機構、政府和企業深入合作,開展合作研究和人才培養,不斷提升聯合研究院的學術水平和國際影響力。(完)
來源:中新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